真正讓李乾感到不好解決的事情就是滬城官場當中的派系問題。這才是一個重頭戲,也是李乾從現在到未來的一兩年之內所需要抓住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任何地方都有派系,都有爭鬥。而處在官場之中,滬城這個地方就猶如都城一樣是一顆耀眼的明珠。誰都想把自己的人安插在這個地方。所以在滬城的官場之中,各種各樣的派系真的是數不上來。
小的可以暫時忽略不計。單單是那些勢力比較強大的勢力就足夠李乾應付一段時間的。就比如以前滬城的幾個排名靠前的副市長。在韓笠倒臺之後,他們這些人也是可以接替韓笠的有利人選。可是現在隨著李乾的上任,他們的希望也就完全的破滅了,所以這些人要是一開始能夠好好的配合李乾那才是怪事呢。
可能現在對於李乾來說最好的一個訊息就是有關閔超的了。作為滬城的一把手,閔超對於韓笠這個自己的老對手倒臺還是拍手稱快的,可是在韓笠這個案子當中。倒黴的不單單是韓笠這一夥的人,同樣閔超也受到了不少的牽連。
最起碼作為滬城的市*委*書*記,滬城發生的任何重大事情閔超都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現在滬城的二把手竟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雖然沒有證據表明閔超也參與了那些事情,可是最起碼一個領導不力也是少不了的。
現在閔超就是受到了這個處分,上面對於閔超的治下出現瞭如此大的**違紀案件是十分的震驚的,而對於閔超這個一把手也是有意見的。
本來閔超就是屬於那種年歲不小的人了,能夠在政治生涯的末期做到滬城市長的位置,閔超其實自己已經很知足的了。他們這一批的滬城高管們比較倒黴,他們都不是年紀輕輕的升了上來,反而是升職的時候年歲都不太小。其實他們自己都清楚,自己這些人也就是暫時的替自己下一批的年輕人們看著滬城,等換屆時間一到,他們可能就被比自己更加年輕的人超越了。
本來閔超年紀就不小,到滬城來的時候鬥志就不算多高,要說剛來的時候還有和韓笠掰掰手腕的想法,可是現在隨著自己在上面留下了領導不力的印象,閔超自己的鬥志就更是迅速的下降了,之前還有過掌控滬城局面,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滬城發展更好一點的想法,那現在閔超就沒有這樣的想法了,他現在只想著穩住滬城的局勢,讓滬城在自己手中實現平穩的過度就可以了。
心態不一樣了,那對於權利的態度也就不一樣了,以前閔超千方百計的和韓笠爭鬥以便於自己掌控滬城的局勢。可是現在的他卻對於這些爭鬥一下子沒了興趣了。
一個地方的一把手和二把手相互爭鬥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就像古代皇帝不希望地方上的一二把手關係好的像親人一樣,其實雖然時代變了,但是現在也差不多還是這個意思。
對於李乾這樣的新上任的市長來說,和閔超這樣已經在滬城呆了比較長時間有了較大的固有勢力的一把手爭權是十分困難的。本來實際地位就比人家低一點點,而更是來的比人家晚,想要爭得過人家就真的除非發生奇蹟了。
可是現在卻就是發生了奇蹟了,李乾都還沒有開始用力的為自己營造實力範圍以抗衡閔超的時候,閔超就已經擺出了一副對滬城的爭鬥沒有興趣了的樣子。
一下子李乾未來最有可能的對手就消失了,而按照順位補上。一個地方有一把手有二把手,自然就有三把手了。也就是俗稱的三號人物,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可是事實上這樣的實力劃分確實存在的。
閔超不爭了,一下子頂替閔超和李乾爭權的就變成了三號人物了。按時對於李乾來說,和三號人物爭權成功率在八成以上。基本上李乾就能夠保證自己能夠迅速的掌控滬城的局勢了。
李乾官場上的事情賴小虎不怎麼關係,他真正關心的還是和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