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則是提筆記錄,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的琢磨每一個想法。
“大人。稅丁若是招募讀書人,會不會太招搖了一些?”
“這無妨,各府各縣要抽稅,要有人理解戶部複雜稅制,還要精於計算,尋常的差役是不成的,有的人連大字都不識幾個,又有什麼用?咱們又不是招募打手。”
“只是讀書人們肯來嗎?”
徐謙微微一笑:“這天下有的是讀書人,可是每三年科舉取士能中的又有幾個。大家都要討生活嘛,只要銀子高一些,給予他們的地位高一些,這些都無妨。”
吳謙點點頭。其實徐謙的意思他也能理解,徵收商稅的稅丁肯定不能是文盲,只是讀書人。未免孱弱,只怕硬不起來。
徐謙笑道:“除此稅局。還得有人巡查,巡查各府各縣的不法。督察稅丁,這些人,也要招募,此事不必招搖,直接將招募的人掛名在清吏司就夠了。”
吳謙道:“那麼是不是也效仿浙江,辦一個錢糧局,專門負責修橋鋪路、興辦學堂等事宜,大人不是說過嗎,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這錢糧局也極有必要,只是錢糧局如何運作,是不是也該有個規矩……”
徐謙點點頭,道:“本官要說的就是這件事……錢糧局在浙江執行良好,也是特立獨行,獨立於地方官府之外……”
………………………………………………………………
足足用了兩天時間,章程才算是最後有了結果,徐謙長吐一口氣,看到洋洋數萬言的陳稅改書,不由苦笑。
為了這麼個東西,消耗的時間可是不少。
當然,這封奏書,若是遞上去,肯定要驚起軒然大波,且不說稅改不容易,單單說戶部總攬徵收、稽核、支取的大權,就足以讓人詬病。
可是一旦按著這個奏書執行,那麼不用懷疑,戶部就當真要成為小內閣了,屆時擁有官吏數萬,地方的稅局甚至可能成為各府縣不可忽視甚至可以和地方官府分庭抗禮的衙門,就算不如地方官府,至少稅局比之各府縣的學官又或者判官地位要高得多,他們的地位,應當和從前的鎮守太監相當,只不過從前是宮裡委派鎮守太監,而現如今,卻是戶部委派而已。
地方上的格局會變動,而朝中的格局也會變動,戶部若是有了自訂收支的權利,那麼從此之後再不是各部的尚書還有各寺監的主官和戶部尚書吵做一團,而是大家一起來懇求戶部尚書撥發銀子了。
徐謙沒有太多疑慮,拿了奏書和章程,直接坐轎往內閣去。
到了內閣,派人稟告,堂堂戶部尚書,倒是無人敢讓他吃閉門羹,畢竟戶部尚書來內閣,肯定是要要事稟告,這是公事,楊一清就算想要藉機拿捏徐謙,也絕不可能在這上頭。
楊廷和和楊一清聽到徐謙來了,都不由暗暗覺得奇怪,這個徐謙,來內閣做什麼?
楊一清冷冷一笑,道:“莫不是剛剛整了張春,此時來耀武揚威?”
楊廷和卻是搖頭:“不會,他這個人,還不至於如此愚蠢,既然來了,肯定有大事,待會你不要動怒,老夫和他說。”
旋即命人請徐謙進來,徐謙到了楊廷和的值房,朝楊廷和行禮,他看到楊一清也坐在一側,像沒事人一般,也對楊一清行了禮,道:“原來楊大人也在,下官今日來的正好。”
楊廷和淡淡道:“徐大人有何事?”
到了這個份上,在楊廷和等人看來,寒暄就實在不必了,還是有事說事的好。
徐謙點點頭,道:“還真有這麼一件事,現在戶部的情形,二位老大人想必也是知道,下官接了這個爛攤子,也是實在為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四川的賑災錢糧雖然是暫時解決了,可是長遠來看,戶部再這樣下去,遲早維持不下去,戶部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