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1958年2月18日開始澆築大壩混凝土。短短半年時間,當年8月大壩右岸壩體就浮出了水面。10月1日,大壩左岸二期圍堰,合龍閉氣後,使新安江滔滔江水按照人們的意志從右壩體內預留的三個倒流孔透過。自此,施工由一岸推向全河段,工程進度躍進到一個嶄新的新階段。1959年4月,周恩來總理蒞臨新安江工地視察,並做了“為我國第一座自己設計和自制裝置的大型水力發電站的勝利建設而歡呼”的題詞。廣大建設者立下了“戰勝困難,多快好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誓言,提出了“與時間賽跑,和洪水做鬥爭”的戰鬥口號,開展了“班班不欠賬,日日掙超額”的勞動競賽。工程建設快速推進。1959年9月21日,最後一扇閘門沉放到位,封堵了最後一個倒流底孔,水庫開始蓄水,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15個月。工程進入了全力爭取早日發電的新階段。

1960年4月,比原計劃提前20個月發電,從新安江電站主體工程正式動工到第一臺機組發電只用了三年時間。

新安江水電站的建設速度,把美國的普列斯托灘水電站遠遠拋在後面。

新安江水電站建設這超常規的速度,為上海、杭州、南京、皖南的工業起步增添了巨大的動力,推進了華東工業提前快速起步和騰飛。但就是這20個月,新安江水庫的移民承擔了更大的代價和犧牲!

在建德、桐廬、淳安調研,移民反映:當時,移民工作還是做得比較到位的。儘管剛遷到這裡,房子沒造好。到一個新地方,生活也不習慣,但移民都說:“我們該搬的東西都搬來了,損失是有一些。這是社會主義建設嘛,我們理解。”但隨著1958年的到來,誰也無法阻擋的移民洪流,勢不可擋。

王醒副省長曾說:“1959年4月9日,我在新安江發電工程局擔任局長時,陪著周恩來總理視察新安江電站建設工地。周恩來總理感慨地說:‘上海、南京、杭州工業要快速騰飛需要的是動力,電站要有大躍進的精神,多快好省把新安江電站建設好。’他在大壩建設工地上,接見新安江水庫移民時,又動情地說:‘淳安人民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貢獻,我感謝你們,為了電站早日發電,其他的移民還得像你們一樣加快步伐。’”

“電站建設要有大躍進的精神”和“移民要加快步伐”成了水利電力部和浙江省委、建德地委的指導思想,工地建設和水庫移民兩個速度在1958年快速的基礎上又給推上了一個高速直通道。1959年,浙江省民政廳關於1958年底至1959年春省內移民總結中有這麼一段話: 電子書 分享網站

4.移民大提速(2)

為了保證新安江電站工程提前截流蓄水,移民工作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躍進,在短短的7個月時間裡,完成了淳安縣19個公社550個村的18萬畝土地徵用和3萬戶,12萬人的遷移安置任務。分別安置在桐廬、建德、開化、淳安等4個縣,同時還新建了44萬平方米的移民住房。據統計,1958年一年,新安江水庫移民在開化、淳安、建德、桐廬、富陽、臨安插隊落戶萬戶,萬人,佔總計劃安置總數的。1959年開化、淳安、桐廬、建德等四個縣安置了新安江移民萬戶,10萬人。佔總計劃安置數的52%。兩年完成總計劃三分之二。實際上1958、1959兩年內,移民時間只有7個月。

7個月完成12萬人的移民安置任務,這批人是如何安置的,淳安移民辦的檔案上,有這樣一段記載:

1959年2月24日至4月30日的66天中,平均每天遷移186戶,736人,其中徒步“大行軍”移民日均77戶,307人;5月9日至14日的6天中,平均每天遷移2583戶10289人;其中徒步移民日均高達3624人,時稱移民工作“突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