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軍已經攻佔了佐賀、博多、平戶等近十座大小城池堡壘,倭人見到我軍要麼望風而逃,要麼舉城投降,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也有一些大小名主主動向我軍投降的,我暫時沒有攻打這些人……”
呂唐恭聲開口。
哪裡都不缺賣國賊,倭國也一樣,有些小名主眼看著明軍勢不可擋,也跟著見風使舵,投降明軍。
當然他們是真降還是假降那就不知道了,不過沒關係。
“讓這些投降的名主去攻打別的倭人,要是他們不聽咱們的號令,那就把他們也一起滅了!”
李偉淡淡的道。
投降不能說說就算,得拿出實際行動來才行。
呂唐贊同的點頭稱是。
“另外把這些倭人的錢糧能搶的全搶過來,然後咱們可以用這些錢糧招募倭人當炮灰,打仗讓他們衝在前面,誰表現好了就多賞他們點!”
李偉淡淡的道,他覺得明軍把這些倭人的錢糧搶光了任由他們餓死未免有些不人道,不如用這些錢糧反過來僱他們幹活,這才是一舉兩得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呂唐聞言頓時眼神一亮,讚道:“將軍這真是個辦法好!”
“呵呵。”
李偉笑了笑,隨後又正色的道:“往後咱們的彈藥要剩著點用,能驅使這些倭人就讓他們去打,咱們自己人只需從旁協助即可!”
“是!”
呂唐恭聲應是。
明軍到倭國後,經歷了幾次大戰,李偉他們的彈藥消耗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攻大宰府時,為了趕時間不計消耗的一頓猛轟,可是費了不少彈藥。
雖然他已經派人回京催促彈藥和輜重了,但送來也需要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得防備著倭人重新組織起大軍來攻。
倭國地域狹長,京都距九州足有千里之遙,細川賴之率軍足足用了將近二十日才趕到九州。
少二普騰等人在丟了大宰府之後,不得已暫時聚集在筑後的筑紫城,他們這些九州守護等了足足一個月,幕府的大軍終於姍姍來遲。
今川貞世和少二普騰、大友宗林、大內義興等等一大群大名出城迎接。
細川賴之是幕府管領,地位僅次於足利義滿這個將軍,更重要的是細川氏也是幕府麾下最強大的三個家族之一,少今川貞世和少二普騰等人不敢怠慢,恭敬的行禮寒暄,將他迎進城中。
“這次我奉將軍之命,率幕府十萬大軍前來,除了這些之外,將軍也已經下令各地大名抽調兵馬前來共同抵禦明軍,咱們齊心協力,定能將明軍趕出倭國!”
細川賴之跪坐主位,沉聲向眾人說道。
少二普騰等人聞言,頓時輕輕鬆了口氣。
明軍這次的兵馬不到十萬,細川賴之帶來了十萬大軍,加上他們自己收攏的五萬人,此時倭國九州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五萬。
而且這還不是終點,各地的大名還在不斷的派遣軍隊支援,過不了幾十,倭國大軍就會直逼二十萬之數,比明軍多出了兩倍有餘。
“管領大人,明軍火器威力驚人,咱們雖然佔據了兵力優勢,但開戰時還是得多加防範,不可小覷了明人!”
少二普騰有些不放心的提醒道。
大內義興和島津義久等人也連忙跟著附和,他們可不會忘了明軍那些火槍火炮的厲害。
當時浮橋一戰,他們也是倍餘明軍,然而卻落得慘敗的下場,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細川賴之不是莽撞的人,聽到他們的話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
“這點我已經知曉了,不過火器需要消耗大量火藥和彈丸,明軍遠渡重洋來到咱們倭國,想來也不會帶太多的彈藥,等他們的彈藥耗盡,那些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