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防禦點,也是無濟於事的。
在烏克蘭解放軍穿插的時候,一百多萬俄羅斯解放軍也開始穿插,他們的作戰目標是穿插到莫斯科的背後去,截斷莫斯科的所有對外交通。
其中七八十萬用來防備莫斯科蘇軍的反撲,其中五十多萬用來向蘇聯的烏拉爾工業中部進攻。
那蘇軍的烏拉爾工業區就會受到三個方向的進攻,蘇軍駐防在烏拉爾工業區的部隊是有一百多萬。
可烏拉爾工業區的面積有兩個四川省那麼大,看著烏拉爾工業區的蘇軍部隊不少,這些蘇軍卻是平均地分佈在烏拉爾工業幾十座城市裡面。
所以蘇軍在烏拉爾工業區的兵力十分的分散,他們並沒有形成拳頭,蘇軍也不敢讓這些蘇軍聚集在一起,因為有一股蘇聯反叛軍已經竄入烏拉爾工業區。
這些熟悉地形,而且還有很強的煽動性叛軍,會讓很多對斯大林政權有仇,或者對斯大林政權不滿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蘇軍在烏拉爾工業區的一百多萬軍隊,只能抽調出大約五十萬人來應對俄羅斯解放軍和烏克蘭解放軍的正面進攻,其餘的人全部被蘇聯反叛軍牢牢地拖在了各城市。
蘇聯反叛軍大多數是從蘇聯革命戰爭年代走出來的人,既然烏拉爾工業區的城市不好打,他們隨即轉入攻略蘇軍的農村地區。
打土豪分田地沒有,那就打集體農莊分田地,任何國家的農民,對土地的渴望都是非常強烈的,在農莊快要餓死的農民,當然舉雙手歡迎蘇聯反叛軍的解放。
蘇聯反叛軍在烏拉爾工業區的發展是極為迅猛的,為了更有趣的農莊,在聽聞蘇聯救**來了,農莊的農民就主動把蘇聯派駐的幹部整死,然後派人去聯絡蘇聯反叛軍,如果聯絡不上,則主動掛出蘇聯救**的牌子。
蘇聯反叛軍給自己取的名字就是蘇聯救**,他們的目標是徹底推翻斯大林政權,並在蘇聯實行公平的社會主義,在國際上主張與歐洲國家和解。
蘇聯救**大多數都是列寧時代的人,他們不可能因為斯大林的迫害就改變自己的信仰,他們是鐵桿的列寧追隨者。
而俄羅斯解放軍就不同了,他們是德國的傀儡部隊,他們的主張是蘇聯依附德國,同時在蘇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現在雙方合作在一起,而且德國還給了蘇聯救**一些必要的支援,因為雙方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推翻斯大林政權,如果不推翻斯大林政權,他們都得死啊!當然這也是隆美爾給蘇聯埋下的一顆炸彈。
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之間的德軍也很快部署到位,莫斯科與斯大林格勒的十五萬德軍也到達指定位置,這兩個重兵防禦城市之外,還各有幾十萬德軍虎視眈眈,只要這兩個重兵防禦城市的蘇軍敢出來,他們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一百八十萬歐盟軍隊和六十萬德軍組成的聯軍,在五千輛坦克,四千多輛裝甲車,兩萬門大炮,數千架飛機的掩護下,對莫斯科的防禦圈發動了空前猛烈的進攻戰。
德軍的炮彈如同雨點一般打在蘇軍陣地上,炮擊之後就是坦克加裝甲車突擊。蘇軍的抵抗也是空前頑強的,他們用手中的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德軍在陣地上浴血廝殺。
德軍的豹式坦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車體前面掛著履帶,衝在最前面,豹式坦克除了美國支援的一百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正面在八百米擊毀豹式坦克之外,蘇軍其餘的火炮幾乎無能為力。
只要德軍的坦克突擊群衝入蘇軍陣地,跟隨進攻的裝甲車就立即放下步兵,與陣地上的蘇軍面對面地廝殺起來,德國有坦克支援,蘇軍沒有,但蘇軍還有巴祖卡,混戰之中,德軍坦克和裝甲車的損失就在所難免了。
德軍是一如既往地突破了蘇軍的防禦陣地,但蘇軍並沒有崩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