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本是稱讚的好話,至少單對宜君來說是如此。但此人語氣輕佻,看著楊宜君的目光也有挑逗之意——要說外地來的讀書人楊宜君見得不多,可這樣的男人就見得太多了,第一感覺其實不是生氣,而是好笑。
末了,還有點兒讓對方好看的意思。
「這樣啊小女的感覺倒是不同呢,原本以為江南是膏腴之地,養出來計程車子多是文雅君子,如今見了幾位才覺得不像。狂妄之色浮於外,謙和內斂都不見,讀許多聖賢書,原來就是為了趾高氣昂,說人不是的麼?」
「說來,舊唐以前,江南也叫中原人看不上,視作徯蠻之流,以『貉子』呼之,當初吳人如何不滿這等蔑視?如今才得多少年,吳人便有這樣聲口,也是變得快了。」楊宜君伶牙俐齒,說的對面臉色可不好看。
換做任何一人,這都有些找打的意思了,但因為是宜君,對面竟也忍下了。只是道:「娘子太刻薄了,本就只是讀書人爭先竟比罷了世人都愛爭勝,好勝之心不可避免——若是娘子心裡覺得我等逞勝不妥,也要贏過我等再說。」
若不能贏,說這些話,也就是耍嘴皮子罷了。
這幾個南吳的讀書人顯然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們在南吳時就是有名的才子,對外說吳國才俊並不是自抬身價。而宜君,雖然是播州才女,甚至有作品讓他們自嘆弗如,但『才學』可不單是寫詩作詞!
根據他們的經驗,閨閣女兒常有寫詩作詞不讓男子的,但真正做學問,功底深厚的卻是少見的多!這是因為,男子讀書是『事業』。而女子讀書,在不做睜眼瞎之外,都是『愛好』,寫寫詩詞多浪漫多輕鬆,相比之下深刻鑽研學問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們並不覺得一個小地方的才女,真能贏過自己。
楊宜君卻是一點兒也不擔心結果的樣子,只不慌不忙道:「固所願也,敢不從命?」
「小女與諸位公子爭先竟比也可,只是不知如何比?」
幾個南吳士子互相看了一眼,然後領頭的一人才道:「說來也公平,是雙方各出一個竟比之法,然後互相出題,兩局後看勝負。」
不是一局定勝負,還是為了防止一方出題,顯得不公平。
楊宜君對此沒有意見,便點頭認可了,對對方說道:「既是如此,公子們來者是客,便先出題罷。」
「你一個對我們所有?」南吳士子們發現了問題所在。
楊宜君笑著擺擺手:「公子們贏過小女再說罷!若是贏過了,自然可以說小女狂妄自大,若是不能贏過——小女一個都贏不過,還說什麼其他?」
就是再對宜君有好感,這幾個南吳士子也要生氣了,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然而他們覺得侮辱是他們的事,在酒樓二樓看到這一幕的高溶只覺得有意思——高溶沒有想到自己再來播州,幾天之後竟會在街上見到這位『楊十七娘』。相比起巧遇帶來的驚訝,楊宜君這般伶牙俐齒、不讓於人,倒是不值得稀奇了。
他早知道她是個極特別的小娘子了。
高溶輕笑出聲,和他一起的年輕公子看了他一眼,挑了挑眉。
「在中原倒是少見這般小娘子呢。」這年輕公子含糊道,也不知是在說楊宜君的表現,還是在說她的容色——看起來像是在說表現,但這年輕公子其實不覺得這樣耍嘴皮子有什麼厲害的,只是小娘子不知天高地厚罷了!他剛剛也見了那幾個南吳士子的表現,確實是青年才俊!在洛陽也是拿的出手的才子了,這可不是一個所謂『才女』就能敵得過的。
不過,有一說一,即使是在洛陽,在他那些以美貌著稱的姐妹中,他也沒見過這樣美麗的小娘子。因為這美麗,那樣的不知天高地厚也顯得可愛起來,只當是小娘子年少不知是,調皮懵懂多過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