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旺角到深水埗一帶。買完了這些,就再接著買工業用地,現在青衣一帶的地價應該比荃灣還低,在那裡我們買幾十英畝地塊,今後荃灣碼頭建好了,這一塊地塊肯定大幅升值。”
“老大,你準備花多少錢來買這些地塊和房屋啊。”陳力軍聽得越來越震驚,他說:“就算置地也沒有這麼大的動作啊。”
“我準備用6億美金以上,即30多億港幣買地!我要把唐朝地產和唐朝物業今後10年的土地都買了,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要知道,土地儲備對於一個地產公司是多麼的重要!我上次離開香港的時候,要你注意的幾個公司現在對地產有什麼動靜沒有?”
陳力軍說:“置地公司沒有買地,也沒有賣地,他們只是在中環建造一座商業寫字樓,九龍倉也在尖沙咀建房。利氏家族的希慎在銅鑼灣整頓他們的物業。只是李嘉誠和郭得勝兩人都買了好幾幅地了,尖東、中環、旺角和油麻地都有他們新買的地盤。他們的眼光好像也不差啊。”
“他們兩人當然是厲害角色了!”譚家寶知道,1967年是香港華人地產界的一道分水嶺,一些老牌的地產商,如霍英東就被迫逐漸淡出地產界,而一些眼光獨到的地產新秀就此脫穎而出。最有代表的就是以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郭得勝的新鴻基地產、胡應湘的合和實業、陳曾熙的恆隆集團和陳德泰的大昌地產為代表的“地產五虎”,以及以鄭裕彤的新世紀發展、王德輝的華懋集團都是在這一時期敢於抄底、敢於買地,從而積蓄大量的廉價土地,才在今後的香港地產界風生水起,成為新一代的地產大亨的。
香港富豪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曾經涉足過地產業,他們很多都是依靠地產騰飛的。
譚家寶現在立於這個難得的歷史階段,又擁有了足夠的資金。所以他覺得自己一個重生者,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應該比李嘉誠他們要更加有所作為、有所建樹,他甚至想稱霸香港地產業。
“我們去中環和尖沙咀一帶看看吧!在香港,這一帶才是香港的心臟!唐朝公司在這一帶如果沒有像樣的物業和地盤也就實在說不過去了。”譚家寶對陳力軍說。
“中環一帶一直是置地的天下,而尖沙咀一帶卻以九龍倉為首。”一邊走,陳力軍一邊向譚家寶介紹香港的這些位置的主要競爭對手。
汽車緩緩地在這片區域來來回回地行駛著。
譚家寶看了一個透徹,然後說:“中環還有不少地塊以及許多舊房,尖沙咀也是一樣,尤其是尖東。所以,我給你一個任務,那就是在中環必須買回100萬平方尺以上的土地和舊房;在尖沙咀好,包括尖東,你必須買回500萬平方尺以上的土地。當然這兩個地區的土地是越多越好!按目前的價格來看,這麼多土地,其實用不了5億元港幣。所以,我希望你能花去一億美元以上,或者更多,那就更好了。”
陳力軍顫聲地說:“老大,從荃灣出來,葵芳、長沙灣、深水埗、九龍塘、旺角、油麻地和尖沙咀,你一路上指指點點,到了中環。你知道你點了多少地塊嗎?差不多5000萬平方英尺了。從中環到柴灣還沒有走,我估計在走下去又是一兩千萬平方英尺。九龍灣、官塘和油塘一帶的地皮也相對便宜,有發展空間。我估計著又有1000萬平方尺以上。哦,媽呀,8000多萬平方英尺的土地啊,我估計全部買了下來,就算置地、九龍倉、太古和和記黃埔加上所有華資地產界的土地儲備還要多了。”
譚家寶哈哈一笑說:“對啊,你算算這所有的土地加起來有沒有超過30億?沒有!而這30億,明年就會變成60億,後年就會變為100億,5年以後也許會變為500億!幾十年以後呢?哈哈,要知道這還是僅僅是地塊的升值。如果再加上我們開發一些優質樓盤,你想想我們會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