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王承恩眼睛忽然亮了起來,目光炯炯瞧著王之臣。
高第挺身而出道:“老臣父子三人都食君之祿,當不懼生死報效朝廷。老臣閱人無數,觀瓊崖郡王乃是忠誠良將,老臣願意以身家性命擔保他忠於大明絕無二心。陛下可放心大膽調“戰神”人馬入京勤王。”
事情很大,萬一瓊崖郡王有不臣之心,來到京師直接入紫禁城取而代之誰能抗衡?患得患失的崇禎不敢賭一把。
王之臣加把火道:“陛下,臣也願意作保,瓊崖郡王如果有不臣之心,臣請斬滿門老小。”
崇禎求助的眼光看向其他重臣,建奴入寇兵部尚書張鳳翼罪責難逃,他此時已經有了一死了之的心思。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崇禎二年建奴入寇京畿,悲催的兵部尚書王洽背了黑鍋被拿進詔獄次年四月斬首,前車之鑑,張鳳翼當然覺得腦袋難保。
第六百七十一章:進爵南王
張鳳翼見高第、王之臣要求請“戰神”出馬,彷彿在黑夜裡瞧見了曙光。
他咬咬牙出班奏道:“陛下,解此危局唯有用‘戰神’的精兵猛將,臣以為要力挽狂瀾也唯有瓊崖郡王能夠擔當,臣願意以身家性命作保。”
兵部尚書楊嗣昌懂得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也出班勸慰天子道:“陛下無需患得患失,瓊崖郡王亦是大明臣子,他斷然不是乘人之危之小人,臣也敢作保。”
黃勝的所作所為朝廷人人都看在眼裡,他不針對官僚階層選擇合作共贏得到了廣泛認可,黃勝還善待老百姓,使得許多道德君子也津津樂道。
“戰神”人馬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早已深入人心,楊嗣昌分析,這一支隊伍入援京師利大於弊,果斷出班進言。
他是崇禎最信任的能臣,皇帝知道楊嗣昌和黃勝素無來往,聽他也勸自己調“戰神”勤王心思有些鬆動了。
請調“戰神”人馬入援京師的重臣有了幾個,帶頭效應體現了,次輔王應熊和幾位閣臣也出面保舉。
最後居然是所有的重臣都要求皇帝調瓊崖郡王入京畿之地勤王,崇禎終於下定決心,即刻頒旨,宣旨太監是王承恩,欽差大臣是高第。
就在這時張鳳翼奏道:“陛下,三年前瓊崖郡王替朝廷墊付的軍費還沒有歸還,如今又要他提兵勤王,恐怕有些牽強。”
這句話踩著崇禎皇帝痛腳了,要人家瓊崖郡王來京畿跟建奴玩兒命,怎麼著也要給人家糧餉,可是“戰神”系兵將待遇極高,朝廷哪裡能夠拿得出幾百萬兩銀子用於軍前?皇帝一時無語。
“戰神”系重臣高第見皇帝面露難色,準備乘此良機給黃勝要好處。
他出班道:“陛下無需為難,瓊崖郡王太會搞錢,幾百萬兩他拿得出,只不過朝廷無法給他錢糧,總要給些厚賜才能夠讓“戰神”麾下驕兵悍將樂於為朝廷效力。”
厚賜?瓊崖郡王已經位極人臣富可敵國,朝廷還有什麼能夠拿出手?諸位大臣議論紛紛,貌似唯有藩王爵位才有些說服力。
首輔溫體仁大驚道:“瓊崖郡王已經位極人臣,難不成要加封藩王才可以讓他效力?”
高第打蛇隨棍上道:“陛下,老臣和溫大人所思不謀而合,老臣附議首輔大人,請聖天子冊封瓊崖郡王進爵藩王。”
從來都是算計別人的溫體仁,冷不防被人老成精的高第陰了一把感覺蛋疼,道:“老臣、老臣……。”
高第根本不給溫體仁機會,大聲蓋過他的聲音道:“陛下,封瓊崖郡王為外藩利國利民,首輔確實高瞻遠矚,老臣請聖天子早下決斷。”
建奴肆虐,皇帝如果拿人開刀以平民憤,兵部尚書張鳳翼那是首當其衝,他見出現了救命稻草不管不顧了。
道:“老臣願意親去瓊崖郡王軍中參加行動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