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第二娛樂業,出版出圖也衍變成純粹的商業行為。
當然,即便是20年代的美國出版業,賺錢仍舊放在第一位,努力推廣不賺錢的好書,也不過是增加出版社影響力的手段而已千萬別相信資本家的良心。
亨利從書架上取下《銀馬》,又走到一部分為上下兩冊的圖書面前,他問道:“這部《大國崛起》,是哪位著名學者的作品?”
店員介紹說:“這是一箇中國學者寫的,聽說史學界評價極高,馬卡斯先生還準備為這本書作序。”
“是哈佛大學的馬卡斯先生嗎?”亨利問。
“是的。”店員笑道。
亨利禮貌地問:“我可以先翻閱一下嗎?”
店員說:“當然可以,請便。”
亨利開啟《大國崛起》的上冊,首先讀了馬卡斯的序,只見上面寫道:“《大國崛起》一書,我曾陸陸續續讀過它的部分篇幅,都是我在歐洲的朋友寄來的。我非常高興它能在美國正式發行,此書論據清晰、鞭辟入裡、雅俗共賞,不論是專業的學者,還是普通的市民,都可以從中找到樂趣。如果你是一位史專業的學生,或者是史愛好者,那麼千萬不要錯過……”
馬卡斯先生推薦的,一定是好書!
亨利這樣想著,開始翻閱正文。他從《荷蘭篇》讀起,不知不覺便陷入其中,完全忘了自己還在書店裡。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店員終於忍不住提醒:“先生,你是否決定了要買它?”
“啊?哦,當然,”亨利如獲至寶地說,“我必須買下來,這是一部神奇的作品,我從沒看過如此偉大的世界史著作。”
《大國崛起》的美國定價,全套1美元80美分。不便宜,但也不貴,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都不到,如今美國工薪階級的週薪大概在12到14美元。
亨利捧著《大國崛起》和《銀馬》回家,他連吃飯都顧不上,抱著麵包邊啃邊讀,完全忽略了時光的流失。
(未完待續。。)
182【推薦你一本好書】
亨利花了三天時間,終於讀到《大國崛起美國篇》。
原版當中,《美國篇》用大量篇幅分析描述經濟危機和二戰及戰後影響,周赫煊顯然不可能這麼做,因為那都是些沒有發生的事情。
“美國的下一次總統大選,必將以胡弗的勝出、史密斯的失敗而告終。這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是平民出身,一個當過銷售員,一個做過礦工。但胡弗的優勢在於他是新教徒,而史密斯則是天主教徒。我們總管美國的任總統,從華盛頓、林肯,再到現在的柯立芝,所有總統都有三點共性,即男性、白人和新教徒。雖然美國法律沒有規定什麼樣的候選人才能成為總統,但傳統的美國人,似乎還沒有做好將選票投給一位天主教徒的準備……
胡弗如果能夠當選下一任美國,那他將是得天獨厚的幸運兒。他出身貧窮工人家庭,幼年喪父喪母,在舅舅的資助下才有機會上大學。他從底層礦工坐起,一步步成長為工程師,接著又經商成功,並且順利踏入政壇。這種從一個底層窮人,靠自身奮鬥走上人生巔峰的勵志故事,我姑且把它稱之為美國夢……”
亨利讀到這裡,不由自主地笑起來,他很喜歡“美國夢”這個短語。他正在做著自己的美國夢,他要靠自己的努力,養活母親和弟弟妹妹,未來還要闖出精彩的事業。
不過當亨利繼續讀下去時,他突然皺起了眉頭:
“胡弗是幸運的,但他註定將面臨悲劇,我敢預言,他會成為美國最倒黴的總統,沒有之一。
十年前的世界大戰,扭轉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國的國際地位飛速提升。同樣提升的還有美國工業,利用歐洲戰爭(此時還沒有“一戰”的說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