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的手中:&ldo;快吃,不吃好睡好怎麼能找出油呢!&rdo;
康世恩:&ldo;謝謝老將軍的關心。&rdo;吃完蛋糕,康世恩頓覺精神了許多。他本想補充一下石油部在松遼一帶做的先期地質工作,後來還是省去了,因為從分工而言,地質部對松遼的先期地質普查工作確實要比石油部多做不少,而且就技術力量相比,他們上有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這些大地質學家,下也有朱大綬、呂華、朱夏、關士聰、王懋基這些中堅力量,不用說像韓景行這樣最先勇闖松遼平原,在荒蠻的北大荒上能找到油砂本身就是功勳卓著的表現。松遼有沒有油,不僅僅是哪個部門的事,而是全中國包括毛澤東在內都關注的大事。過去美國人和日本人也都在松遼一帶做過地質普查工作,但結論是&ldo;松遼無油&rdo;。是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和翁文波等首先指出了&ldo;松遼有油&rdo;的理論方向,特別是陸相地層生油理論的產生對松遼盆地找油產生的理論影響功不可沒。
關於松遼油田‐‐就是後來的大慶油田的發現問題上,曾經有過一場曠世的爭議,這個爭議到現在仍然沒有結束。到底誰的功勞大,恐怕沒人真正能說得清,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那就是大慶油田發現,並非靠的力學構造理論,而是大地陸相生油理論。
康世恩是學地質出身的,他心裡清楚,至少他清楚兩件事:一是松遼即後來的大慶油田發現的理論依據是陸相生油理論,這個理論的最早提出者是潘鍾祥教授和黃汲清先生。潘鍾祥教授死得早,又沒能參與大慶油田發現的具體工作,所以黃汲清和謝家榮及翁文波先生成為主要的陸相理論找油的實踐者和論著者。特別是他們在1955年1月20日召開的全國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上,商定的《關於1955年石油天然氣普查工作的方針與任務》中,就已經點明瞭松遼地區作為重點石油地質普查的物件,及一年後由黃汲清領導、翁文波等人參加的新中國第一份《中國含油氣遠景分割槽圖》,更加清楚無誤地劃定了松遼地區是中國未來找油的主要方向,這張《中國含油氣遠景分割槽圖》,現在只有一份儲存在清華大學圖書館裡。十年前在黃汲清臨終幾十天前我採訪過他,他給我講起此事,也明白無誤地證實:&ldo;我國東部幾個大油田普查工作是1955年初在當時地質部礦產普查委員會(簡稱&l;普委會&r;)的直接主持下開始進行的。當時我作為&l;普委會&r;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提出了把華北平原、松遼平原、鄂爾多斯盆地(即陝甘寧盆地)、四川盆地作為&l;普委會&r;找油的四大重點地區。&l;普委會&r;採納了我的建議,並很快做了部署,開展了工作。我的建議是根據&l;陸相生油&r;理論(這一理論是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教授和我在40年代初期分別提出和發展起來的)和我的大地構造觀點並結合我國多年來的地質工作實踐而提出的。這一歷史事實是&l;普委會&r;廣大幹部、技術人員都知道的。在這之後,我又編制了《中國含油氣遠景分割槽圖》,把上述四大地區用橙紅色明確圈出……&rdo;(引自黃汲清於1978年1月11日寫給鄧小平的信)。其實關於黃汲清運用大地構造理論,最早肯定我國包括松遼等平原有石油的歷史記載在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石油》一書的第162頁有這麼一段話:&ldo;從瑞士留學回來的黃汲清是我國最早涉及石油領域的地質學家之一,他在1935年就指出:&l;據大地構造學理論,我認為中國的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帶都有可能儲油。&r;&rdo;科學理論的先導作用的意義我們不用多說也會明白,因而歷史和後來的實踐都證明瞭松遼(即大慶)油田的發現,毫無疑問是與黃汲清、謝家榮和翁文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