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之瞬間安靜下來。
遼國使團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眉頭緊鎖。
大宋朝臣也皺起眉頭,陷入沉思。
“水為何會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原本是一句人人都能脫口而出的口頭禪。
可從來就沒有人深思其中的道理,不明白包拯為何問出這麼奇怪的問題。
這誰能答得來啊!
片刻後。
一名遼國使臣站出來。
“包知縣,你這算是什麼問題?”
“水往低處流乃自然之數,能有什麼為什麼?”
接著,另一名使臣出列。
“人往高處走,是因人性貪婪。水往低處流,是因為水無慾無求。”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個回答對麼?”
說完,便滿臉沾沾自喜,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大宋所謂的難題也不過如此。
聖人之言,絕不可能有錯了吧!
百官臉色凝重起來,似乎心裡已接受了這個答案。
均想,包拯是存心讓著遼國,拱手將十萬兩銀子奉送給大遼。
只見耶律雄才哈哈大笑,彷彿三十萬兩銀子已是大遼囊中之物,道:“包知縣,你也是堂堂進士出身,竟出此淺顯之題,未免不把我大遼放在眼裡!”
“耶律將軍不用高興得太早!”包拯輕笑一聲,“這位使者的回答固然有些道理,但不過是強詞奪理。”
“如何強詞奪理了?”耶律雄才好笑。
“按照他的說法,水因無慾,故往低流。那請問氣流是否有欲?氣流為何往浮,不往下沉?”
聽到包拯這麼一問,群臣繃緊的臉再度鬆弛,暗暗點頭表示認可!
“這……”
耶律雄才臉色僵了僵,無言以對。
便在此時,一名遼國使臣高聲搶白:“水往下流,因為有重量;氣浮,因為其輕!”
“說得好!”
遼國使團再度恢復得意,這下包拯總該無法反駁了吧?
但是高興不到一秒,就直接被包拯給懟了回去。
“簡直驢唇不對馬嘴!”
“按照你的說法,輕者浮,重者下沉,那天空的月亮和太陽,為何還高掛在天?”
嘶……
使團再度凝眉,面面相覷。
群臣臉均露著喜悅,雖不得其解,卻深深為包拯的辯才所折服。
尤其是劉太后,看包拯的眼神多了幾分滿意和欣賞,大宋出了這樣一位人才,真是朝廷之幸也!
“包知縣分明是胡攪蠻纏,如此說來,這個問題根本沒法解釋。”
“只怕他自己也不知答案!”
遼使滿臉不忿,紛紛叫囂。
“不是沒法解釋,而是爾等契丹蠻夷孤陋寡聞,不學無術,不通天文,不曉地理。”
“你……”
遼國使團氣得頭頂冒煙,眼珠通紅,但他也忌憚包拯神秘的修為,只有忍氣吞聲的份。
“本使倒是想聽聽包大人的高見,水為何會往低處流?”耶律雄才紅著眼睛道。
“這麼說,你遼國認輸了?”包拯抓住機會,反問道。
“你要是能說出個所以然來,讓大家都信服,大遼便認輸!反之,這道題目便做不得數。”
“包拯既有此一問,自然能解釋其中原理。”
話到一半,包拯故意停頓了一下,掃視遼國使團和大宋君臣。
看到眾人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心裡油然升起一股優越感。
見胃口已經吊足,才接著道:
“那是因為我們腳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