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常,袁紹要不是臨終之前,怎麼可能會寫傳位遺命?
白曉文緊跟著追問:「父親是如何薨的?兇手是誰?」
袁尚被問急了,強行說道:「父親兵敗被殺,兇手當然是曹操部將,你問我,我去問誰?」
「這倒奇怪了,」白曉文搖頭說道,「父親兵敗,渡河北返。你如果一路跟隨父親,肯定應該知道兇手是誰。你要是和父親失散了,這遺命又是如何到了你的手中?」
眾將都用懷疑的目光看向袁尚。
袁尚也不能說是袁紹親衛帶回來的。袁紹被殺,親衛脫逃,這不符常理。要是袁尚真要這麼說,白曉文大可以讓那名親衛出來對質,惑心咒符之下,還怕對方頑抗麼?
而且,白曉文還有一個後招。他知道袁紹不是傷重而死,而是被敵人砍下了首級,把人頭拿回去請功了。
袁尚再敢說遺命,白曉文就讓親兵開棺查驗。眾將看到一個無頭屍體,當然就會知道,袁紹是遭遇敵軍堵截後,橫死敵手,哪裡有那個閒情,去寫什麼遺命?
簡單來說,只要證明袁紹是橫死,就不會有遺命這種東西。
袁尚實在不敢把實情說出來。
實情是,袁紹就在他的眼前,被曹熊砍掉了首級。而他則是被曹熊生擒而歸,在渡河之時找到了空隙逃走。
要是吐露了實情,再去扯什麼遺命,也太假了一點。難道袁紹在遭遇堵截、激戰之時還會寫字?又或者被砍下頭顱之前,敵人大發善心,讓袁紹寫書立下後嗣再死?
袁尚有些後悔,如果只說是口頭遺命,會不會更好一些?
只恨逢紀籌謀不密,為了增加可信度,偏偏要仿冒袁紹筆跡,偽造一份實物證據出來。
眾將見到袁尚理屈詞窮,哪裡還不知道真假?
蔣義渠猛然站了起來,戟指罵道:「我原以為是老主公遺命,才輔佐於你。誰知你竟敢假傳遺命,欺瞞大軍,險些使我犯下大錯!」
慷慨激昂地說完這番話,蔣義渠撲通一聲跪在白曉文的面前:「末將知罪,請大司馬責罰!」
李淑儀捅了捅韓旭,在隊伍頻道中說道:「這個『講義氣』,也不是很講義氣嘛。」
韓旭只是笑了笑。
白曉文(隊伍頻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他隨後親自扶起蔣義渠,溫言說道:「將軍也是受了袁尚矇蔽,何錯之有?」
袁尚見勢不妙,四處亂看想要奪路而逃。
官渡眾將哪裡肯放他?現在正是在新主公面前立功之時。尤其是蔣義渠,戴罪立功心切,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把袁尚摁在了席間,喝令親兵上前,把他捆了個結結實實。
另一邊,高覽拿下了逢紀。
眾將簇擁著白曉文到了主座,就在這中軍帳內,行拜見主公的禮節。
白曉文笑道:「各位將軍請起。今後平定天下,還需藉助各位的勇略。我在來時,已經奏請天子,對各位將軍加封賞賜,只不過被袁尚刻意矇蔽,所以各位將軍還不知曉。董尚書,煩請再宣一遍旨意。」
董昭被這一連串變故,看得目眩神馳,心中對白曉文的敬佩,如同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注)。
當即整理衣冠,起身宣讀詔書。
眾將聽了封賞,都是歡欣雀躍,官渡敗績的陰霾一掃而空。
第1267章 猛銳、變陣、力斬!
主帳之中,白曉文高坐帥位,下方兩排大將一字排開。
韓猛出列,拱手說道:「主公,呂曠、呂翔、張顗、馬延四將,都是袁尚爪牙,剛剛要加害主公,這您都看見了。末將認為,應該把這四將推出去斬首,以儆效尤。」
白曉文看了一眼韓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