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朝堂上的老派官員反對,就連在外的將帥,也深知蒙古人的厲害,反對出兵。
爭論並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宋理宗下詔,支援出兵,要光復三京,尤其是位於西京河南府(洛陽)的北宋皇陵。在收復三京之後,效仿金人據守潼關,足以抵抗蒙古。
皇帝下定決心之後,即便是宰相也無法反對。
史彌遠如果要反對的話,就連相位,都要拱手讓人了。
白曉文也並沒有反對,他此時對大宋朝廷的控制力還不夠深入,需要時間慢慢把影響力滲透到各部各司。
再說,宋軍和蒙古打起來,也正遂了白曉文的心意。如果宋理宗和歷史上不一樣,變得持重,固守淮南等地的話,蒙古說不定要遲幾個月才會發動戰爭,白曉文可沒有那麼多時間耗在這裡。
於是乎,南宋軍隊第二次出兵北上。
白曉文直接得到了提示,他觸發了大型歷史事件——宋蒙戰爭!
「英雄級支線任務:【平定淮東】開啟。」
「【任務目標:剿滅盤踞淮安的忠義軍。】」
「【任務難度:d+】」
「【任務期限:無(等同於你在紹定位面的剩餘停留時間)】」
「【任務獎勵:150靈晶。】」
亞巴頓所在的淮東,也迎來了第一場戰爭——不是和蒙古人,而是和「忠義軍」。
所謂忠義軍,其實就是地方武裝集團,因為不滿金人統治而起義。
起初是叫「紅襖軍」,後來宋寧宗討伐金國,招安各路義軍。紅襖軍將領李全、楊妙真等人,率軍依附大宋,討伐金國,號為「忠義軍」。
值得一提的是,李全、楊妙真是一對夫妻,而且都善於使槍。李全人稱「李鐵槍」,身強力猛,弓馬嫻熟;他妻子楊妙真更厲害,號稱「二十梨花槍,天下無敵手」,所創的梨花槍法甚至流傳後世,受到戚繼光、何良臣等明代軍事家的推崇。
忠義軍這名字當然很好,可惜到後面就變味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全夫婦早已忘記初心,變得唯利是圖。他們表面上歸順南宋,獲取南宋的錢糧;暗地裡卻依附蒙古,不僅和蒙古貿易物資,而且還燒毀南宋御前軍備庫。
到後面,李全甚至公然攻入鹽城,盡數劫奪府庫物資,並要挾南宋朝廷罷免沿江制置使趙善湘、淮東總兵岳珂等人。這已經觸及了南宋朝廷的底線,終於引發了南宋對忠義軍的討伐。
當然,李全、楊妙真這些年的心理變化,也和南宋朝廷用人不當有關,當初派來安撫忠義軍的朝廷大員許國,才能短淺而且狂妄自大,累次剋扣忠義軍的糧餉,其幕僚也對李全手下大將傲慢無禮,結果激起了李全的逆反之心。
但不管過往如何,現在李全已經成了蒙古人的一條惡犬,想要出兵淮東,北上青州,就必須剿滅李全。
白曉文觸發這個任務,顯然是因為亞巴頓在淮東。
靈界規則判定,亞巴頓是白曉文的召喚生物,亞巴頓在淮東,就代表著白曉文的戰力在淮東;所以給他觸發了這一任務。
這個任務能有「英雄支線」的難度,肯定是因為大型戰爭場面的存在,提高了任務的「質量」。
但是在判斷敵我強弱形勢上,靈界規則判定白曉文所在陣營極具優勢,只給了個d+的難度。換句話說,就算沒有白曉文的參與,這場戰爭也是穩贏不輸。
第1661章 積蓄實力
淮東戰場。
忠義軍(北軍)首領李全,讓他的妻子楊妙真守老巢楚州(今江蘇淮安),自己率領三萬水陸大軍,攻佔泰州。
李全的後續目標很清楚,就是奪取通州、揚州,進逼南宋都城臨安。
淮東制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