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軍吃了一驚,攻勢放緩。白曉文鳴金,水軍艦船向岸上靠攏。
不過韓旭的深海衝擊,畢竟用於這種大軍團戰場,也只是杯水車薪,江東水軍並沒有被嚇住,很快就二次擊鼓,二十艘快船咬著北方水軍的尾巴追襲。
看著追近,白曉文下令放箭。
早有準備的塞西莉亞、慕容平二將,各帶數千弓箭兵,對著二十艘江東快船,一齊放箭。
這一陣箭雨,總算逼退了江東水軍,但看對方的損失,恐怕也只是兩三艘船、百十個水兵而已,白曉文這邊的損失是對方的數倍。
看看快到天明,白曉文便下令擊鼓升帳。
謀士武將們都看到了昨夜水軍的戰鬥,一個個面色沉重。
韓嵩跪地請罪,白曉文溫和地說道:「你與孤有言在先,不遣你上戰場。你何罪之有?專心為孤訓練水兵就是了。」
韓嵩謝恩而起,歸於佇列。
白曉文看了一眼麾下文武,說道:「江東水軍之精銳,昨夜可見一斑。孤要下江東,這茫茫大江是必須跨越的阻礙。」
荀攸說道:「長江風高浪急。我軍將士,在舟船之上顛簸,立足不穩,難以戰鬥。」
白曉文點頭說道:「孤昨夜思得一個計策。可以命人打造鐵鏈,將諸多樓船連在一起,共同抵抗風浪。公等以為如何?」
眾人都陷入沉思。
還是荀攸第一個說道:「大王此計雖好,但懼怕火攻。若是孫策、周瑜以火燒船,一船焚燒,則其餘各船都會著火,我軍危矣。」
停頓了一下,荀攸又說道:「此時正是春季,東南風正緊。大王慎之。」
荀攸也不需要把話說得太明白,因為他知道白曉文的智慧,只要點到就夠了。
白曉文笑道:「這一點我已經考慮過了。然而火攻之計,是可以防備的;浪濤顛簸、士兵暈船的難題,卻迫在眉睫,必須鐵索連舟,才能解決,否則談何南征?兩害相權,孤取其輕。」
荀攸便拱手不言,回歸佇列。
白曉文隨後命人督造鐵鏈,眾將散去,只有一人留了下來,正是蒯越。
蒯越獻計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大王何不遣細作過江,伺機傳遞訊息?」
白曉文問道:「何人可用?」
蒯越道:「蔡瑁有兩個族弟,分別叫做蔡中、蔡和。大王前些日子封賞荊州士族的時候,因蔡瑁亡故,未曾封賞蔡中兄弟。這兩人便可以受到冷遇為由,詐降於吳。」
白曉文笑了笑。他當初是故意沒有封賞蔡氏二弟,就是打著細作的主意,沒想到蒯越先提了出來。
第1368章 顧陸周張,吳郡四姓
白曉文秘密召見蔡中、蔡和兄弟。
「孤入荊州之後,未曾封賞你們蔡氏族人。你們心裡,應該有不少意見吧?」
蔡中、蔡和大驚,趕忙說道:「我等仰慕大王天威,怎敢心存怨懟?」
白曉文笑了笑:「行了,你們也不用害怕。孤前者不封賞你們,是有一樁大功勞,要你們二人親手去取。如果能夠成功,你們將來的權勢地位,絕不在蔡瑁之下。」
蔡中、蔡和大喜,便小心詢問,是什麼功勞。
白曉文道:「孤要徵討江東,欠缺一名內應。你們二人可秘密渡江,投江東而去,就說受到孤的冷遇,心懷怨恨;孫策必然不疑。然後秘密傳遞江東軍情,等到孤平定江東之時,賜予你們一場大富貴。」
蔡中、蔡和先是猶豫不敢,不過看到白曉文面帶威嚴,不敢拒絕,只能把心一橫,跪地領命。
白曉文道:「你們兩人仔細些。莫要懷有二心,卻給孤傳來假軍情。延誤戰機的話,軍法處置。」
蔡中、蔡和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