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即生譁變。何勞丞相深入險地,冀望戰場僥倖之勝耶?
高歡不聽,堅持出兵。
侯景進言:不如分前後兩軍相繼而進,互相照應,避免一戰失利,不致全軍崩潰。
高歡亦不聽從,乃率軍自壺口經蒲津渡黃河,進屯許原西,直指長安。
宇文泰聞報高歡又來,親率萬人自弘農回師渭南,徵召諸州之兵迎戰。為阻東魏軍逼近長安,不待州兵齊集,即令架橋渡河,進至沙苑,與東魏軍僅距六十里。
雙方各自扎住人馬,分別派出信使,約期決戰。
宇文泰親自出營,仔細看過戰場地形,復派部將達奚武帶領數騎,前往偵察敵情。
達奚武領命,率領兩個隨身侍衛,改扮成東魏軍士戎裝,一陣風似地去了。
宇文泰看過地形,成竹在胸,喚過大將趙貴:卿可率五千步兵,皆持短刃,在沙苑以東十里渭曲葦叢中設伏,聽我擊鼓為號,齊出伏擊。
趙貴:葦叢中泥濘不堪,如何必於此處設伏?
宇文泰笑道:將軍不知,兵法雲出其不意,無有不勝。我選於此處設伏,除蘆葦高密能盡伏步兵大軍之外,亦因此處地形逼仄,葦深土濘,不利於東魏騎兵展開作戰也。
趙貴大悟,應命去了。
宇文泰安排伏兵已畢,便親帶兵出迎,自為中軍背水列陣以待。
回顧不遠處河灘上樹林掩映,其地盡為砂礫,利於騎兵賓士,心中一動,又喚過部將李弼:我分給你騎兵四千,作為奇兵置於右翼,藏於樹林之中。聽我號角之聲,便從側翼殺入敵軍陣中,截斷其軍,使其不能首尾相顧。
李弼應諾,亦領命去了。
此時中軍只餘二千老弱,皆都衣甲不整,軍哭破損。宇文泰命就地露營,來日大戰。
次日平明,達奚武偵察而回,叩營還報:末將三人化裝成東魏軍士,昨日傍晚混入高歡營內,偵知其軍中口令。查明高歡軍中部署,如此如此,返回覆命。
宇文泰奇道:彼軍中諸將,竟無懷疑卿者乎?
達奚武答道:某隻管昂首揚鞭,假作巡營督察官,將其各部軍營都轉了一圈,看見有衣冠不整或不遵法紀兵士,還上前舉鞭亂打一頓。轉了個通宵,並無一人懷疑。
宇文泰大笑,心中已有計較,乃命擂鼓聚將,分撥已定,下令列陣迎敵。
說話之間,只聽馬蹄雜踏,震動河嶽,高歡引眾大至,在沙苑渭曲對面列陣。三通鼓罷,雙方分別射住陣角,留出中間三百步空地以為戰場。
東魏兵將見西魏軍少兵弱,不由信心大增,各欲衝陣,以建大功。
都督斛律羌舉忽向高歡建議:丞相不可急於交鋒!其只有三二千兵馬,若非有計,怎敢與我二十萬大軍相持?丞相不如引軍在此與之相持,末將分精騎數萬,去襲長安。
高歡:今觀勝負之局已定,何必多此一舉?
斛律羌舉:即便我軍獲勝,宇文泰敗回長安,據城而守,不得全功。今宇文泰既被我軍牽制於此,長安必定空虛,可一戰而下。敵巢既破,宇文泰可不戰可擒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歷史真相:若是高歡納此奇計,則西魏必亡,東魏復可統一江北。當時從地勢上觀之,高歡軍在西,宇文泰軍在東;而長安亦在西邊,其時已成兩軍互斷對方歸路之局。而其南邊就是渭河,構成天然行動障礙。此時高歡若分兵沿渭河西進長安,必然破城,宇文泰無計可施矣。前有東魏十餘萬主力大軍對峙,宇文泰欲從戰場撤走回救長安,談何容易?且軍陣一動,局面必然不可收拾。無奈高歡為前番分兵致敗所驚,仍不肯從。
高歡雖不願分兵,但其臨陣常有奇計,此刻見蘆葦草深,於是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