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擦著眼角。
“這不是喜事兒麼?祝姑娘和姑爺早生貴子、多子多福。”召玉進屋,瞧見宸晏那睡相,“撲哧”的笑了一聲,體貼的上前放下簾子,然後折回來伺候莞嫻洗漱更衣,接著又拉著她坐下,細心的給她挽了個團髻。
換了個髮型,怪不習慣的。莞嫻側著頭瞧了瞧鏡中的自己,覺得這打扮讓她看起來似乎老了好幾歲。
“姑娘雖是新婦,可如今這境況,也不好太張揚……姑娘忍耐一陣,待到了莊子那邊,奴婢再給你好好打扮吧。”召玉說著,取了一隻金扁方給她插上,接著簪上兩朵牡丹,便完事了。
“嗯。”聽她說得有理,莞嫻也就不計較這些。
裝扮妥當後,她拖起宸晏,一塊兒向長輩們問了安,拜過祖宗,老太太就催著他們啟程。
莞嫻無奈,只得隨著宸晏上了馬車,往懷萱莊而去。
等到她三朝回門時,蘇府的朱漆大門上已經貼上的封條。
他們輾轉在西街巷子裡找到大家的容身之處,瞧見那小院子還不如她原先一個人居住的院子大,大部分下人都遣散了,可也有忠心的老家人和貼身婢子不願離開的,寧可不要例錢也要留下伺候,大太太也只得闢了間屋子給她們居住,這小院子顯得更擠了。
長輩們雖然為了迎接他們而特地換上了好衣裳,可那情景卻是掩不住的沒落,讓她心裡不由得發酸。
她拉著宸晏,含淚拜過長輩們。
雖然過得清寒,但禮不可廢,大太太給他們準備的回禮依舊分量十足。
趁著無人的時候,莞嫻拉過大伯母,悄悄將幾張銀票塞到她手裡,“您別擔心,侄女這兒還有一些……”
“這可不成!”大太太一下拍開她的手,板起臉來,“三姑奶奶,你是嫁出去的人了,咱們蘇家再窮,也斷斷沒有讓出嫁女養活的道理!”
莞嫻見她動了氣,不敢堅持,連忙告了罪,收起銀票,只和她閒話些家常。用過晚膳,便要告辭。
孃家人也沒有挽留……這委實沒地方住啊。
日子就這麼一日日過去了,轉眼便是夏天。
莞嫻雖然心裡擔憂,可知道蘇家自詡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自尊心極強的,也不敢再多嘴提幫忙的話語,只是不時去閒坐,稍待久了也會被祖母和大伯母趕出來,被告知出嫁從夫,她不能總是在孃家待著。
比起莞嫻,楚家就明白多了。楚夫人藉口想看望外孫女兒,偶爾讓女兒帶著孩子回去住幾日,然後帶著許多禮物回家,老太太也就不好說什麼。
相對於往日,這日子雖清苦些,可小妹子的飲食衣裳卻是絲毫不短。兩三個月過去,她長得是愈發的冰雪可愛了。
這日下午,莞嫻正在屋中閒坐,忽然繼母身邊的詠菊匆匆趕來,一下在她面前跪下,“三姑奶奶,家裡出事兒了!”
“別急,你慢慢說。”瞧她腳上盡是泥灰,看來是一路奔跑過來的,莞嫻便吩咐小桃給她拿了個小板凳坐。
詠菊連呼不敢,只在門邊靠著,氣喘吁吁說道:“這幾日老太太身子本不太好,郎中來瞧過,說是熱的,開了解暑的方子,如今還在屋裡躺著呢……今日不知道為何,大太太忽然也一下子暈過去了!咱們太太帶著五姑娘,實在看顧不過來,於是差奴婢過來請姑奶奶過去看顧一二。”
“大太太是怎麼回事,請大夫看過了麼?”莞嫻不敢耽擱,連忙換了衣裳,吩咐小桃去叫馬伕套車。
“奴婢來的時候,太太已讓詠竹去請大夫了,這會兒應該到了吧。”詠菊亦步亦趨的跟著她。
急匆匆的來到她們暫居的小院,老太太已經拖著病體,在院子裡坐鎮了。
老太太身邊幾個丫頭做著劈柴的粗活,嬤嬤在漿洗衣裳,二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