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總是埋怨我只顧上網,很少和她交流呢!”
“原來這就是上網有癮啊,我也得了44分。”
“也很好理解,這剛上班就跑來海角論壇泡著的,不是有網癮那又是什麼?”
逆火003往下拖動幾條,終於有人發現了貓膩:“大家別上當!這個人我知道,魯省很出名的治療網癮專家,精神病醫院的一個姓楊的醫生!他這是把咱們當精神病人在耍呢!”
逆火003連忙回帖,將最低分44分最高分78分的發現貼上去,沒一會兒,又有技術宅回帖了:“根據檢視頁面的html語言,我發現其實有三條結果,20…39分之間是普通上網使用者,控制力強的結論,40分…69分是大家常見的網癮患者表現,70…100分是嚴重上癮。哎呀媽,這傢伙是不是精神有問題,弄出來這麼個不倫不類的頁面?”
後面的網友終於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最終海角論壇的網友們嘲笑了這個帖子一番後,迅速沉了。
楊勇信在做完例行的早班交接和查房後,10點鐘左右抽空來到微機室,登陸海角論壇,結果看到自己的帖子被人噴得體無完膚,自己變成了笑柄,大吃一驚。
果然這個頁面出了問題,最大問題是評分標準,公開的1…4分評分是個錯誤的設定,他連忙拿起旁邊的電話,給替他設計網頁的小舅子打過去,劈頭蓋臉一頓罵:“王晨曦你這個笨蛋!你都不看看你的網頁做得是個啥?快點把評分標準刪除掉!”
到了中午左右,評分標準從網站上取消掉,但是這樣就變成了完全黑箱操作,評多少分都是他們自己說的算。
這本來就是楊勇信的用意,誰來做這個測試,不得出“你有病”的結論,病人怎麼可能害怕?
他們從事醫療行業的,原本就有這種潛規則,社群免費為居民做體檢,藥店免費給老年人量血壓,打著免費的旗號,喊著好心的口號,只要做檢查,必須有病,否則病人怎麼可能掏錢看病?他們的那些開支怎麼可能收得回來?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對心理學也是頗有研究的,楊勇信的這番行為是故意而為,其實與社會上正常的市場調查商業活動沒什麼兩樣,詢問方式中間藏著貓膩,問題並不具有代表性,導致從來不上網的使用者也會被診斷成患有輕微網癮,這不是搞笑嗎?
下午,楊勇信又看了看海角論壇,發現自己的帖子早就石沉大海,於是不得不再次更換場地,去新郎等論壇給自己打廣告,宣傳網癮症。
伴晚下班時間到,楊勇信收拾完東西準備離開,醫院領導突然推開門,笑吟吟地給他介紹身後一個人:“楊醫生,這是沿海電視臺的劉編劇,也是我們臨市的大才子,今天晚上大家去燕居酒店,為劉編劇接風洗塵!”
這個劉記者走上前,熱情地雙手握住楊勇信,操著一口當地方言自我介紹道:“鄙人沿海電視臺節目製作人劉明英,非常贊同楊教授的戰網癮宣言,特意回鄉拜訪!”
楊勇信受寵若驚,連忙握著問好,然後隨同院長一起前往酒店。
劉明英,新聞記者,魯省臨市本地人,1985年從臨市師範學院院畢業,同年考取了魯省師範大學中文系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工作兩年,又考取了京城大學的中文系博士,現在是沿海電視臺的電視節目製作人,真的是非常有才華的一個文化工作者。
在酒席上,雙方頻頻舉杯,暢所欲言,談的頗為投機。
劉明英說道:“我從京城大學博士畢業後,一直在從事紀錄片的製作。對於去年京城電視臺的紀錄片《當遊戲成為一種新型職業》後,我開始深深地思考這部紀錄片想表達的意思。尤其是遊戲工作室的剖析,以遊戲為生的新職業生存現狀,我聯想到一個更嚴重的社會問題,這同時也是一個全世界都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