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仙毒蠱 引子 shirley楊遭人下蠱,神志不清,敵友莫辨。眼下雖然已經將毒蠱取出,但放蠱之徒的身份尚未明確。我帶著蟲蠱向薛二爺請教其中的奧妙,他翻出若干古籍為我詳解道: 苗疆放蠱,確實是人間一大奇聞。蠱,俗稱糙鬼也,在苗語中叫做「欺」。古來巫蠱之術,不絕於載。 早在西周時期,就有過關於蠱的記載。《周禮·秋官》雲:「庶氏掌除毒蠱,以嘉糙攻之。」又《左傳·宣公二年》載:「晉裡克有蠱疾。」到了西漢時期,巫蠱已經盛行於朝堂內院之中,連宮廷都深受其害。漢武帝時著名的「巫蠱之禍」,牽連數千人喪命。而漢唐以降,巫蠱之說日益興盛,至宋代時,巫蠱多傳說風行福建沿海各省,至明清時代,又傳說西南各地亦盛行巫蠱之術,到了清代以及民國年間,巫蠱之風漸退,陸續間只餘湘西、雲貴等地,皆傳以苗蠱最盛。尤其一些當地的舊時官志,內容更為詳細。如清代《乾州廳志》卷七雲:「苗婦能巫蠱殺人,名曰『放糙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於外,則蟲蛇食五體,放於內則食五臟……」如此等等,記載頗豐。 薛二爺將巫蠱之歷史與我細細講述,而後又說:「吾有一舊友,曾在雲南掌事,前些日我向他請教毒蠱之事,遂推薦一飽學之士。當家的你若是有心,不妨前往雲南一探究竟。」 因著薛二爺的一句話,更為了追查神秘老人的身份,我們一行人再次踏上旅途,前往傳說中的萬蠱之地,雲南。第一章 掛號信(1) 印加神廟的事件過去不久,在薛二爺的一番周全下,我們好歹是從國內打聽到了一點兒蛛絲馬跡,準備等shirley楊身體痊癒之後,立馬取道雲南去尋找那位專門收藏蠱物的能人。shirley楊出院前夕,二爺差了一幫夥計來接人。我事先再三強調不能走形式主義,不要擺官僚作風。結果,他撇著兩撮兒山羊鬍子說:「咋?誰家新媳婦進門,不得體體面面。掌櫃的,還沒過門,你就想委屈人家女娃娃?&8221; 胖子跟著起鬨,吹噓自己是幕後大功臣,讓二爺給他配一輛小轎車,到時候跟著威風一下。好在shirley楊是明白事理的人,她說大小事情都攢在手頭上,咱們先把正事辦妥了,抓著了幕後真兇回頭再熱鬧一番也不遲。這才打消了薛二爺大張旗鼓的念頭。 秦四眼這段日子一直沒閒著,負責給我們幾個打點回國事宜。shirley楊出院那天,他開著小車來接人。意思是先回唐人街吃個團圓飯,等店裡的老小都插過香、拜過命再走。 &8221;怎麼,你們美國人也講究插香頭這一套?&8221;胖子最近迷上了一種洋烤雞,每天不啃上兩口就渾身不舒服。他手中捏著雞腿,問秦四眼,&8221;那咱們晚上都吃點啥,林芳她,來不來?&8221; 四眼一邊開車一邊回答道:「今晚上,是一源齋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日子,胡掌櫃要點頭香。該來的,不該來的,都要來。胖爺您只管敞開了肚皮,一個字:吃!&8221; 我和shirley楊坐在後排,聽說今天晚上是個大陣勢,腦門子一下給擠大發了。我趕忙湊到前排問他:「不是說好了一切從簡,辦一桌家常飯就走嘛,怎麼臨時變卦?&8221; &8221;這可不怪我。&8221;四眼跟胖子混久了,中文水平見長,沒事總愛蹦躂兩句京片子,&8221;王清正那小子吃飽了撐的在道上放了話。現在大半個紐約城都知道一源齋換了新的當家人,咱要是不給他打一炮響的,桑老爺子在天之靈可不答應。&8221; 我一聽見四眼學胖子說話,腰就疼,忙接過話茬兒道:「雖說遠到就是客,不過那些資本家頭子,老子我可不待見。再看見王家祖孫,可別怪兄弟倆翻臉。&8221;王清正在印加神廟裡鬧的那出戲,實在是太無恥了。不光是我,連四眼這樣的讀書人都忍不住想問候他祖墳。 &8221;這個自然,&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