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多。難道明星一次出鏡所包含的勞動時間是一個生產工人一年勞動時間的幾千倍嗎?非也!但為他帶來財富和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是大眾的“注意力資源";。
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早在31年前就已指出,電視臺實際上是在租用大眾的眼睛耳朵做生意。
電視臺購買大眾注意力的投入,是要製造大眾愛看的電視節目,而大眾是用注意力為“看節目";交費。大眾交給電視臺的注意力,就成了電視臺的巨大資源,然後,他們將這一資源高價賣給需求這種資源的人(需要做廣告的商家)。對於生產商來說,做廣告就是在高價收購注意力。
誰是贏家誰做主
社會學家羅伯特?法蘭克教授在《贏家通吃的社會》一書中,對“馬太效應";揭示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在“贏家通吃";的社會,遊戲規則往往都是贏家制定的。
微軟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壟斷地位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
有很多軟體開發商聲稱自己的產品在效能上超過了微軟的產品,這也許是真的(至少在某些領域和某些環節是這樣),但人們還是普遍採用微軟產品。
其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是微軟的信譽度。從DOS到Windows系統,微軟一直掌握著個人電腦作業系統9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為它積累了巨大的信譽。
其次,微軟產品要比其它產品有更好的相容性。微軟產品自身的強大功能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絕大多數硬體、軟體開發商都不會另搞一套與微軟“不相容";的產品或系統,否則,無異於自掘墳墓。換句話說,微軟可以不考慮與別人相容,而別人一定得考慮和微軟相容。而影響力不大的產品,效能再優秀,也享受不了這種待遇。
網路增值的規律是規模越大,使用者越多,產品越具有標準性,所帶來的商業機會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長趨勢。
因此,標準化、規模化意味著社會成本的降低、經濟效益的提高,這是網路時代中所有廠商追求的一種目標。電子資訊業因為行業較新,許多產品規格尚未標準化。誰能建立標準規格或者跟對了贏家的規格,誰就是“馬太效應";的獲益者。
因此,現在廠商之間的競爭,絕大部分是“規格戰";。
在市場上,如果一個企業有能力將自己的產品標準化,併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那麼,該產品的價值就會大幅度的提高,使用的人也就會越來越多。市場上主流產品的使用價值已大大越過它的物質表現,在許多方面是生產這種產品的人想不到的,這樣,即使價格再高也有人願意買。
在網路時代,價高少買、價低多買的需求規律對資訊產品似乎也不起作用了。網路經濟條件下的新需求規律是:使用者越多,出價就越高,或者說是“邊際收益遞增";。
“贏家制定遊戲規則";在國際間的競爭中也非常明顯,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聯合國裡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成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絕對的,它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試想一下,如果你屢屢失敗,從未品嚐過成功的甜頭,你還有必勝的信心嗎?你還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成功有倍增效應,你越成功,你就會越自信,越自信就會使你越容易成功,從這個角度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txt小說上傳分享
馬太效應(6)
成功與失敗也有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成功會使你自信,也就越能成功;而失敗會使人灰心喪氣,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遠。
拿破崙一生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