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一個成熟高效的組織層級結構,就這樣被李維搭建起來。
各分會、支會的常任理事會議,就是各級組織的決策機構。
其決議協會成員必須服從。有半數以上的成員對決議存在異議,方可向上級提出意見。
這樣就避免了此前搞全體票主帶來的無休止開會、扯皮,事事都要集體投票討論的種種亂象。
“不過”
“因為我們目前還只在皮爾特沃夫的一、兩個城區活動,建立城區分會的意義還不太明顯。”
“所以我們還是先以工廠、學校為單位,把各基層單位的支會給建立起來——”
“就像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家工廠。”
李維說了一大堆,最後還是具體落回了這家海克斯音響工坊的人員管理問題。
大家都聽明白了:
之前廠裡只有一個“領風者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又不設領導,自然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現在要把廠裡的工作小組,改成什麼“支會”,還要選出支會會長和常任理事。
說直接一點:
就是要選話事人嘛!
“沒錯。選出了這個會長和常任理事,他們幾個就是未來這家工廠,負責管理領風者內部會務、紀律、幹部任免等工作的領導者和決策者。”
“大家以後就要跟他們混,服從常任理事會議內部民主討論做出的具體工作決議”
李維這麼一說,大家就都理解了。
經過過去一週的混亂,他們中間很多人也已經意識到了“兵無將不動,蛇無頭不行”的道理。
天天吵架、開會、扯皮,甚至因為意見不合動起手來,大多數人自己也覺得心累。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再這樣下去,領風者的事業遲早要黃。
現在李維憑著迦娜神選的威望,站出來做批評、講道理,終於讓這些互相掐了整整一週的學生和工人放下分歧,思想統一起來。
“好,那我們現在就來選這個支會會長,還有什麼常任理事!”
意見統一之後,大家很快輕車熟路地行動起來——
選“話事人”得開會,得投票。
而開會和投票,他們可再熟悉不過了。
於是都不用李維指引,工人和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把這個會開起來了。
沒過多久
領風者的第一個基層支會,“埃爾文海克斯音響工坊支會”,就此正式成立。
領風者歷史上的第一個支會會長,也被大家給投票選出來了。
而這位會長就是
“薩勒芬妮?!”
李維在臺下看得嘴角抽搐。
看到在座這160多號工人、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分歧、任何懸念地,在討論後集體提名了薩勒芬妮,還讓這傻姑娘高票當選支會會長時
他整個人都傻了。
“李維先生?”薩勒芬妮自己也有些茫然:“我我是不是不該上去?”
“我”李維想說什麼,但忍住了。
結果再離譜,也是領風者內部民主投票形成的決議。他可不好干預。
“薩勒芬妮,你自己決定就行。”
李維強忍著沒有表明態度。
薩勒芬妮呆呆地看了看周圍歡呼的人群,還有大家對她熱情期待的目光她最終還是鼓起勇氣,緩緩走了上去。
而當薩勒芬妮在一眾歡呼聲中,緊張、猶豫,甚至明顯有些發懵地站到臺上,恍恍惚惚地接過支會全體成員投票賦予她的會長權力時
大家也都無比捧場地,給與了這個一臉稚嫩的粉毛少女,更多熱情、支援的掌聲。
即便有少數人質疑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