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文不會完全相信自己對安祿山的判斷,但他畢竟開始提防這個胖子,只要他先生了提防之心,唐離的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出了觀察使府,唐離隨即命車前往都護將軍府。說來鄭子文及郭子儀都是由他當日向李林甫舉薦,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第一次到河東,最先忙著的竟然是為二人說和。

相比於觀察使府的書香淡雅,都護將軍府第中的佈置就顯得明快了許多,郭子儀在以刀弓為飾的花廳中接待觀風使唐離。

“來將軍府上之前,某剛去了家嶽府上,家嶽對郭將軍的統兵才能實是讚賞有加呀~!”寒暄過後二人坐定,唐離捧著茶盞微微笑道。

聽唐離對鄭子文的稱呼是用家嶽而非觀察使,郭子儀明白這個唐別情時有心與自己示以親近,手中輕撫著茶盞,郭子儀緩緩道:“別情對愚兄的薦舉之恩在下沒齒難忘,異日必當深報,然則這是私誼,某雖然粗魯無文,也只不可以私誼廢公事,某身為武將,只求能為國拓邊守疆,至於這黨那黨,請別情恕愚兄敬而遠之了。”

見郭子儀乾脆的道出心中所想,唐離也沒必要再做那些彎彎繞,聞言放下茶盞,微微笑道:“人生世間,除非終生居於高山大澤,否則又豈可無黨?鄉黨自不論。便是將軍與當日同榜中武舉者日常往來又何嘗不是‘黨’?如今世人一聞黨字便悚然變色,卻不知人生世間這原是根本避免不了之事。況且,‘黨’也未必全然就是壞事。“”別情好辯才,只是你所說之黨與某口中所言全然不同。“”便是將軍口中的‘黨’又如何?其實‘黨’之本身並無好壞,堪做區分的只有做事的手段和目的,關於這點兒,千年前的文聖孔丘早有教誨,將軍不加區分,聞‘黨’而色變,其實倒顯得自己太過於小家子氣了。“”噢!願聞其詳。“郭子儀的話語中明顯有了不服氣。

迎上郭子儀的目光,唐離微笑不變道:”子曰:‘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夫子之意甚明,若結黨是團結,則是君子,若是勾結,則是小人,唐某雖然不才,卻也自認是個君子,將軍難道就是小人?“

沒容郭子儀接話,唐離續又說道:”小人勾結成黨,所圖者必定是個人私利,如今某卻想問問將軍,某可曾要求將軍做過什麼不可對人言語之事?鄭觀察使又可曾讓將軍做過什麼不可對人言語之事?“

說話之間,唐離站起身繞室而行道:”某當日舉薦將軍,是看重子儀兄的才華,何曾是為了結黨?如果當時真的是為了結黨,某又何必舉薦相交不久的子儀兄?“唐離這個反問還真讓郭子儀,一時難以回答。”再者,子儀兄畢竟是由某舉薦而接任河東都護之職,不管將軍心中如何想法,在別人眼中你我家嶽早已是一黨之人,任將軍如何撇清怕是也沒有什麼作用了!剛才將軍還說不以私事廢公義,如今卻正在幹這樣的事情,豈不可笑?“言之此處,唐離還真是笑出聲來。”某何曾以私事廢公義?“這個罪名郭子儀如何肯認。

早知他會有此反應,唐離緊迎上他的目光道:”昔日子貢問政於夫子,夫子答曰:‘足食、知兵、民信之矣!’夫子此言誠為精到之論,如今於河東而言,家嶽做的便是‘足食’,而將軍所為便是‘知兵’,要想確保河東安寧,二者缺一不可,如今將軍只為表白自己不結黨,而刻意疏遠與家嶽的往來,變相製造不和,家嶽乃本道觀察,子儀乃是都護將軍,你二人不和,河東道又焉能政通人和,將軍飽讀兵書,莫非連【將相和】故事都不知道?為虛名而害公事,某可曾冤枉了將軍?”唐離的語聲雖淡,但其中的意味卻是層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