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腰洲東北角與首陽洲接壤的地方,有一大片綿延數千裡的廣袤山脈,名為山高山。由於山勢綿長,便出現了同一條山脈分處在不同的兩個國家,甚至三個國家領土之中。
雖然周遭的國家大多相互敵視,邊境之上也時常有大小摩擦,但是雙方兵馬也只在山腳下建城戍衛,不管山上地勢多好,都沒有任何國家將其建成戰略要衝。
正是因為如此,才方便了那些行走在首陽、龍腰兩洲的走私客,山間的狹窄小徑,成為了他們躲開官兵盤查,運送各類明令禁止之物的唯一途徑。
夜幕垂下,整片山高山顯得越發的厚重和靜謐,除了山林之間星星點點的走私人夜宿篝火之外,在群山最深處,一座高不下萬丈的雄峰之間,同樣也有一大片明亮的火光。
山腰處伐木闢石,建造了一個千丈方圓的碩大平臺,平臺上以尺許厚的漢白玉石磚鋪就,每一塊石磚上都以密文鐫刻了一句佛經精義,所有石磚連成一氣,本就是一個無比強大的防禦法陣。
平臺北側,是一條十八丈寬的廣闊石階,一直綿延往上直通山頂,每隔五百丈距離,又有一處百丈方圓的平臺,從平臺兩側鋪就道路,沿途建造了許多殿宇,高塔,亭臺,石像,鐘樓...各類建築鱗次櫛比。
整座大山,被平臺和各色建築分成了六層,在山頂之上,又起了一大片莊嚴肅穆的宮殿樓閣,整體建築不再像下面五層的硃紅、玄墨兩色,而是用了明黃色,凡有淡淡月色灑下,整片殿宇都會微微透光,恍若雲臺仙境,寶相莊嚴。
殿宇外層三道圍牆,一層高過一層,足見此地規矩之森嚴。最外層的圍牆正南方向留一扇九丈大門,兩邊留六丈側門,每個門上鑲嵌兩個鎏金的獸首,口銜赤金銅環,門上橫樑上懸掛一塊金匾,上書三個大字。
少林寺。
此間正是釋門三大道場之一。
三重圍牆之後,沿著一條黃玉石鋪就的道路前行十數丈,便來到了寺廟正中的大殿之前。殿名大雄寶殿,高足百丈,殿前立十根合抱大柱,巍巍聳立,自然也是整塊的黃玉雕刻而成。
進得殿中,迎面便是佛祖九九八十一丈蓮臺金身,說不出的仁慈端厚,寶相莊嚴。身下九層蓮臺依次綻開,每一片花瓣之上都立有油燈一盞,終年長明,萬載不熄。
長明燈數量繁多,每天夜裡負責添油的小沙彌自然不少,依著身份高低去添油,身份越高的,則添油層數越高。最高一層的,便是寺內諸位高僧的親傳弟子,口誦師父法號,代師添油供奉。
添油須在子夜之前做完,眾多小沙彌忙中有序往來奔走,一盞接一盞的續過去,高處的蓮臺便只能御風而上,而後繞圈飛行。
隨著殿外一聲鼓響,添油的小和們便開始依次出殿,夜間眾人安歇,不能聲勢太大,便只在殿外用一小鼓報時,十二聲畢,殿內所有添油的小沙彌必須全部離開。
九聲過後,殿內人基本都已經出來,只剩最後一位從第九層蓮臺處開始逐層巡視飛下,遇見遺漏或添油不夠的燈盞,還要為其補上。這一人,便是今晚添油眾人的領班人物,稱為監察。
監察查驗完畢之後,會在殿外給等候的眾人通報,將遺漏或添油不夠的人點出,這些人天明之後便要自己去監寺處領罰,一般都是罰抄經或者勞業,然後三年之內,不得再進出大雄寶殿。
所謂勞業,其實就是砍柴燒水一類的雜活,與抄經比起來也辛苦不了多少。真正厲害的處罰,是那三年不準進出大雄寶殿。
不能進出大殿,意味著嫡傳的身份要被暫時按下,三年之後以觀後效。自此之後,在師父眼中沒了重視,在師兄弟中沒了地位,三年之後想要復位,還得看別的師兄弟給不給這個機會。
少林寺而今所有的高僧大和尚,無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