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城紫禁城,周圍五里左右,高五丈,上有花垛口,四周有城壕環繞四門,“南門曰端禮門,北門曰承智門,東門曰禮仁門,西門曰遵義門”。
但是,明代為保護北、京,主要修築黃河北岸大堤,導致黃河氾濫時給河、南地區帶來很大危害。
開、封城牆受到黃河水的一次次肆虐,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元月,黃河決口,水自北門入城,淹沒官民房舍甚多。
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黃河決口,水自封丘門入城,宮廨民舍塌壞甚多,城內長期積水。
成祖永樂八年(1410年)秋,黃河決口,毀城200餘丈,“民被患者萬四千餘戶,沒田七千五百餘頃”。
英宗天順五年(1461年)七月,黃河決口,水自北門入,官私房舍,淹沒過半,居民死亡無數。
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至九月,李自成第三次攻城,城內官兵為滅義軍,在開、封之北黃河大堤扒口兩處,使水淹義軍,城內37萬人僅剩3萬餘。
明末,開、封城為黃河水淹沒,只露城垛,這樣的事情經歷了一次次之後,到了近代,歷經20年考古發掘,現在在這座古都地下3米至12米處,上下疊壓著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構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觀。
這雖然不能說是獨有的,但也差不多,這樣的奇觀除了開、封,另外只有在位於商、丘市現存商、丘古城之下,發現的六座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疊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觀,這都是由於歷代黃河氾濫所造成的。
除最底層的魏大梁城,因埋藏太深和勘探技術手段所限,未能發現外,其餘5座城池,均已相繼發現和初步探明。
至此,“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這個一直流傳在開、封民間的神秘傳說,終於被考古證實。
考古資料表明,發現的5座城池基本處在同一區域,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開、封城,最下面的則是唐代中原重鎮汴州城,其中城市規模最為龐大的,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的國際大都會北宋國都東、京城。
公元前364年,戰國時期的魏惠王遷都開、封興建了著名的大梁城,此後2200多年間,歷代統治者在這塊土地上又建起了唐汴州城、北宋東京三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
戰亂與河水泥沙一次次將這些輝煌一時的名城掩埋,人們又一次次地在原址上重建家園,掩埋在泥沙深處的座座古城,就“疊羅漢”般疊加起來。
北宋王朝在開封建都長達168年,當時的國都東、京城卻在盛極之後又神秘消失。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都城之一,尋找它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工作者的目標。
夢寐以求的機遇終於在1981年出現:在開、封龍亭湖底清淤過程中,規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遺址突然浮現。
據史書記載,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宮基址上修建起來的,但周王府的下面,真的埋藏著一座千年皇城嗎?
大規模的“宋城考古”從此拉開了帷幕,東、京城終於呈現在考古工作者面前。
考古發掘情況表明。北宋東、京城是一個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由內向外依次築有皇城、內城、外城,並各有護城壕溝的都城。
它不僅城高池深,而且牆外有牆,城中套城。
周長近30公里、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的外城遺址全部淤埋於地下2米~8米的深處,在對外城西南角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外城城牆仍殘高8.7米,城牆底寬34.2米,頂寬4米。版築的城牆異常堅硬。
在尋找宋城的過程中,還意外發現了很多上下疊壓在一起的其它城址,由此撩開了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