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根部,會有一層黑褐色物質,叫樹鏽,吃的時候,需要用水泡開後可以刮掉,或者揭去這薄薄的一層。
野生猴頭菇長在樹幹上,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吸收老樹的汁液長大,通常由山民採摘、太陽下晾曬。
雖然這棵猴頭看起來不好看,但猴頭可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這種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幹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
一般猴頭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
不過,這個猴頭可是有人的腦袋大小,所以,直徑超過二十厘米,算是猴頭菇之中的大個頭了,這樣的猴頭菇可不多見。
也就是在這種深山老林裡面,而且是在國外,如果是在國內,就算在深山老林裡面,也不會留下這麼大的猴頭菇。
就是因為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所以,這東西在國內,每年都有大量的人,進入深山之中採摘。
猴頭菇進入人們的飲食生活由來已久,《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寧負千石粟,不願負猴頭羹。
民間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採摘猴頭菇食用,但是由於猴頭菇的“物以稀為貴”,這種山珍只有宮廷、王府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頭菇是珍貴食品,對它的有關特性及其烹調方法都不清楚。
有關猴頭菇的記載,較早見於370年前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書中僅僅列有“猴頭”的名稱而已。
《御香飄緲錄》載有清宮的猴頭菜餚,並盛讚其味鮮美,該書還具體介紹了烹製猴頭菇佳餚的燉、炒二法。
近代以來,關於猴頭菇的記述仍少,20世紀30年代,《魯迅日記》曾提到,魯迅本人吃過他摯友曹靖華贈送的猴頭菇,也是讚美它“味確很好”。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人們對野生猴頭菌的馴化和推廣人工栽培,市上供應的猴頭增多,這個時候,這種山珍才漸漸進入人們的筵宴,併成為某些菜系的名食。
所以,一般人吃到的猴頭,差不多都是人工培植的,這種純野生的,肯定是不多見的。
當然,猴頭菇也不是隻能吃,它還能當做藥材。
猴頭菇作為食材,是美味菜餚,同時,猴頭菇也是藥材,用猴頭菇這一藥材製成的藥品叫猴菇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第15冊207頁有記載:“本品為猴頭菇經加工製成的片劑,具有養胃和中的功效,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胃炎的治療。”
另外,現代醫學和藥理學的很多研究,對猴頭菇多糖的藥用功效概括為提高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種生理功能。
現代人多怕死,只要是提高免疫力,能夠抗腫瘤的都是好東西,更何況猴頭菇還抗衰老、降血脂,可以說,猴頭菇把能夠治療的幾種常見病,全都包括在內了,這樣的好東西,自然受人追捧。
韓孔雀也不例外,雖然意外發現這個猴頭菇個頭不小,但這裡的大肚漢可不少,只是他自己,這一個猴頭菇都不一定夠吃,所以,要想吃的舒服,吃的爽,就要再找幾個。
韓孔雀四下檢視了一下,選定了一個方位,他回頭一看,立即又在其他一些樹上,發現了一個猴頭。
他走到另外一個方向,再次校正方位,又接連發現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