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總旗提百戶,或是以羅定參將名義下設遊擊、都司、守備等職。相較後者,周士相更親睞前者,因為太平營並沒有實質控制地盤,因此不必有分守駐防,這遊擊、都司、守備什麼的自然用不上,聯絡眼下實際局面,以自封的假千戶委任百戶以下官職是較合理,也是較簡單的手段。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手底下的兩個試百戶和幾個總旗除了鐵毅是礦工出身,算是良家子,其餘諸人不是土匪出身就是綠營出身,有些擺不上臺面,但對於周士相而言,他要的是這些部下的忠心,而不是他們有什麼顯赫的背景、高大的出身。部下的忠誠讓周士相完全放心將給力放給他們,畢竟太平營的壯大崛起需要的不是他一個人在努力,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經過一夜的思量,周士相終是拿定了主意,決定將一伍十人改為一伍二十人,設伍長一人,副伍長一人;五伍百人為一隊,設隊正一人,副隊正一人;五隊為一營,設營正一人,副營正二人;

伍長為小旗,副伍長為軍士;隊正為總旗,副隊正為小旗;營正為百戶。副營正為試百戶。普通士兵則為營兵,斬三級後可升軍士,軍士斬六級則可升小旗。以此類推,每進一級需首級數翻番。當然,若有重大立功表現也不必糾結於首級數,而是另擇升定。

如此一來,一營兵力就是500人,就高要城中的前營兵力,當可分為四營。分由四個百戶統領,不過周士相沒有立即出爐新的百戶人選,也沒有連夜定下編制。而是決定視明日招兵情況再行分定。

。。。。。。。

次日太平營的招兵佈告就即貼滿高要城中,不時還有士兵押著的差役拿著銅鑼在城中敲鑼喊話。

“大明太平營招兵入伍,年紀四十歲以下,十四歲以上。身子沒毛病。能吃苦,不怕死的都可以報名!”

“報名當兵,太平營保證入營者有衣穿,有飯吃,有肉吃!”

“報名者皆需自願,太平營不強迫大夥入營!”

“要報名的趕緊到東門登記,遲了就沒名額了!”

“。。。。。。。。”

差役們往常也是做熟這種吆喝佈告的事,吆喝時都習慣編的順口一些。雖然他們臉色都很苦,可卻不妨礙他們把聲音儘可能的叫得大些。因為不這樣做,身後的那些黑衣太平軍就會喝罵過來,碰上脾氣不好的就直接拿棍砸了過來。

嘴裡喊著好聽,可差役們哪個心裡肯信,招人當兵,說得好聽,什麼有飯吃有肉吃還有衣穿,這哄得個鬼噢?往常那些兵馬說是招兵,可哪個不是拉夫子,這夫子進了營幹啥,最後落個什麼好,別人不知,他們這些衙門裡的人能不知道嗎?遠得不說,就近的,高要綠營這兩年也沒少在城中拉夫子,前後拉了只怕不下三四百人,到了活著回家的有幾個?可他們不信歸不信,喊還是要喊的,更是要裝出是在吆喝一件大好事的樣子,要不然就是嫌皮癢癢了。

高要城本就不大,這滿城的吆喝,很快,全城居民都知道昨日殺敗了綠營和旗兵的太平營要招人當兵了。瞬間,家中有男丁的都惶恐得不行,可等來等去,卻沒看到太平營衝進家裡拉男人,反而就是在外面叫人那麼大聲喊,結合昨夜大戶門前的舉動,倒讓不少居民對太平營生了好感,更是讓不少還有些血性的年輕人心下動了主意。

年輕人,總是好動也好武的,呆在家中也吃不飽肚子,倒不如冒險去拼一拼,若是那太平營說得是真的,豈不是日後就有了衣食著落。再說,這太平營是真能打,那旗兵和綠營都不是對手,跟著這麼威風能打的隊伍錯不了。

不過很多動心的年輕人還沒來得及有所行動,就被父母給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