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燒縣堂公安取火藥 投吳郡伯韜領號旗
第四十六回 獻密計三路下琴川 恃梟勇百人坐察院
第四十七回 嚴子張兵交華蕩 畢九龍師潰山北
第四十八回 批黃旗洪父母止殺 給告示陳監軍安民
第四十九回 援常熟舟師布海 破江陰火炮連天
第五十回 脫險厄季生出火宅 顯果報姜六入空門
第五十一回 徐子春穿紅被難 畢輝揚赤體脫身
第五十二回 三軍眾冒雨打糧 兩塘民棄家逃命
第五十三回 棄榮華挈家歸故里 遭擄掠冒死贖親兒
第五十四回 周穿珠救途人得報 鄒彥之善歌曲保身
第五十五回 換營裝小帽稱得勝 改服式人頭戴狗皮
第五十六回 漏軍情因妾傷性命 傳密諭為富碎傢俬
第五十七回 看光頸左泉婿受戮 捉剃頭良才子遭誅
第五十八回 屯萬福燒廬疑敵 破三營斬首獻功
第五十九回 何總兵揚帆泛海 曹大廳鼓棹擒敵
第六十回 土撫臺恩招離叛 楊總鎮威震海洋
序
此編只記常熟福山自四月至九月半載實事,皆據見聞最著者敷衍成回,其餘鄰縣並各鄉鎮異變頗多,然只得之傳聞者,僅僅記述,不敢多贅。後之考國史者,不過曰:“某月破常熟,某月定福山。” 其間人事反覆,禍亂相尋,豈能悉數而論列之哉!故雖事或無關國計,或不遺重輕者,皆具載之,以彷彿於野史稗官之遺意雲耳。時大清順治戊子夏月,七峰樵道人書於朱涇佛堂之書屋事蹟根由。
第一回 吳總兵泛舟巡海 譚糧道設鼓防江
清國興師伐大明,封疆職守任非輕。將軍盡瘁巡江海,一木難支廈屋傾。
北朝牧馬下江東,白面書生耀武功。擂鼓揚旗動地震,懸燈植木徹天紅。豈無壯士思擒敵,亦有奇材想效忠。何事朝廷行賄賂,仁賢不信國先空。
歲次乙酉春間,明朝江南,年號還是弘光元年。至夏四月廿一日,有吳淞總兵吳升嘉諱之葵者,率舟師巡海,駐營福山大慈寺。是時傳聞,湖廣反了總兵左良玉,已過九江、安慶;北朝又遣兵南下,山東、淮上皆已破裂,總兵吳之葵統領戰船,沿江巡視後,之葵與黃蜚同入太湖,兵敗被執,不屈死節。
廿三日,有糧儲道譚兼理蘇松兵備事,亦出巡到福山,駐大慈寺。時軍情孔亟塘報言清兵直搗揚州,沿江一帶萬分緊急,糧道與總兵商議,下令沿江十里一屯,一里一隊,半里設鼓一面,百步植1木一根,晝則揚旗,夜則張燈,江南岸上勢若長蛇,金鼓相望。一時鼓無措置,俱著僧道備辦,由是庵堂寺院為之一空,竟何益哉。後聞糧道駐江陰,聞清兵渡江遁去。
第二回 鎮江閘胡馬雲屯 板子畿水師瓦解
鐵甕城高,金山渡闊,長江天塹悠悠。高侯遇害,史老盡忠,清人已入揚州,地慘天愁。見人披甲冑,馬驟驊騮,投鞭欲斷流,又咆哮進據瓜州。賴鄭帥威靈,閩中精銳,巍然南岸停舟。寧知敵計狡,趁火光暗渡貔貅。鄭師不戰自亂,崩潰勢難留。嘆南國中興從此全休。
《長相思》
左帥西來,清兵南下,金陵半壁如絲。奸臣誤國,藩鎮反分移。可惜靖南殞首,一霎時,散盡熊羆。想今朝,風流江左,新亭淚有誰。後庭玉樹,惟日事花酒,如醉如痴。待長戈指闕,放馬賓士。空說中興大業,千載後,猶被人嗤。金山上,如麻銃炮,到處悉平夷。
《滿庭芳》
高侯遇害二劉降,義勇孤軍獨激昂。鐵馬飛騰真鐵漢,金丸服蟒備金湯。丹心映日忠臣史,俠節凌霜虎將黃。箕尾高騎歸碧落,大明末造植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