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大明朝其實離了誰都可以繼續生存,是老夫杞人憂天了,怎麼了?看你這老貨如此開心,是不是不用回去了?”
“老爺所言甚是,現在老奴對於九重天來說,就是一個無用之人,回不回去也無所謂,老奴高興的是另有它事。”
“你是說開海之事吧?”
“老爺英明,正是此事,下西洋乃九重天所有人最大的夢想。”
“這確實是一件大喜事啊。”劉健輕笑一聲道。
沒有人知道劉健此次北上的真實意圖,連楊廷和等人都不知道,此事恐怕只有劉健的好友謝遷看的明白。
劉健之所以拖著老邁之軀北上,不是為了那些所謂的徒子徒孫們,最重要的是劉健一家後繼無人。
是人就有私心,劉健也不例外,他雖然已經不問政事,但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首輔,從朱載圫上臺以後的一系列政策中,他品味了一絲不同尋常之處。
最開始的時候,他也像許多人一樣,認為此次新政是由楊廷和等人所主導。
直到劉健看見孫子寄來的信,方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的幕後黑手都是那位年僅十五歲的小皇帝啊。
先帝去世以後,雖說留下了三大輔臣,但在小皇帝的橫衝直撞下,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至此劉健預測到,一個新的時代將要到來了,所以他毅然決然的決定北上,家裡人是怎麼攔都攔不住?
而梁儲等人的遭遇更是堅定了劉健北上的決心,還有這次被抄家的十個家族,亦是如此。
皇上一定在下一盤大棋,只是自己還未猜透而已,直到見到了朱載圫帶來的那份世界地圖,劉健方才豁然開朗。
劉健站了起來,來到窗前喃喃自語道:“孝宗皇帝啊,老臣沒有辜負您的期望,您後繼有人啊。”
說完一滴眼淚便不知不覺的從劉健眼角滑落。
鄭散見狀嘆了口氣說道:“老爺,有些事已成定局,回首過去只會讓自己更難過,既然如此,不如不想,著眼於未來反而會更好。”
“獨上西樓怎敢天長地,久恨宮闕,成全天涯陌路人,祈求蒼天隨人願。
老夫的一生已別無它求,能夠如此落幕,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只是老夫還是不甘啊,若老夫再年輕十歲,如此大業,豈會輪得上楊廷和他們?”
“哈哈,老爺,您還是那副爭強好勝的性子。”
“本性難移,你知道老夫最近幾年研究心學,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嗎?”
“還請老爺解惑。”
“老夫到老才發現,原來學問無論是什麼形式,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