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夥計登時變了臉色,叫道:“客官莫不是跟小人開玩笑吧?”他拉過算盤,噼裡啪啦的打了起來:“糙米四百文一斗,十鬥一石,每石四千錢,兩百石米已是八百貫,摺合現銀四百兩,難道還嫌少?”

李宏乾脆也伸出一個手指,“我買這個數的糙米。”

“多少?”

李宏很想說一萬兩,但恐怕掃清臨安所有米店也沒這麼多存貨,況且這會引起米價飛漲,小百姓們便要遭殃了,於是改口道:“按你的價錢算,我要一千兩銀子的米。”

夥計不料是這樣一筆大生意,他皺眉道:“這個小人做不得主,小人要去問掌櫃。”說著走出去。

李宏神識早就跟定了他。聽他進到裡面一間房,朝掌櫃實說有客人要買一千兩銀子的米。待問清相貌穿著來歷,掌櫃大驚:“這兩漢子定是金狗奸細!”

李宏嘴裡的茶撲哧一口全噴出來。

“穿著如此邋遢,出手卻如此豪闊,外面同伴十來人都是身手不凡的大漢,不是金狗奸細是什麼!”

後面自是不用說,掌櫃命夥計穩住二人,自己急衝衝報官去了。

待他引得衙役來,廂房裡兩個邋遢漢子早就不翼而飛,守在門外的人統一口徑賭咒發誓說絕對沒出來。但兩人就是這樣神乎其神的消失了。

掌櫃倒賠幾兩銀子把衙役打發走,又痛心又驚訝。伸手摸摸茶杯,那茶杯尤溫,裡面的茶水已是喝得差不多見底了。

********得到教訓,李宏知道自是別想一口氣全部買足一萬兩銀子的米。

換了衣服,他們分頭行動,一家家米店買過去,這裡幾十石,那裡幾十石,總共在臨安採購了三百石的米,但就這樣,還是引起了米價略微上漲。

現在臨安的米價已是原來未開戰前中原米價的五倍有餘(注7),李宏不敢再買,怕給小老百姓帶來麻煩。於是沿途南下,每遇一個大點的城鎮都會停下買米,如此湊夠了千石。

李宏算算,足夠九離門低階弟子吃用三五個月,便停手返回。

半路上楚明突然道:“我們以前買的都是粳米,這回你採買的全部是糙米,只怕有些弟子會不習慣。”

李宏冷笑:“百姓吃糠咽菜都吃不飽,如果有誰膽敢挑剔糙米,我必定告上掌門,罰他一天只有一頓稀粥、清水晃盪的那種!”

話雖如此,心底不是不感慨的。想當初剛入青油觀,那晶亮噴香的江南粳米可是吃得自己滿嘴流油,死都不肯放筷子的。

打仗,打的連仙人都開始過苦日子了。李宏苦笑。

但有件事卻令人印象深刻,藕塘大捷,全臨安城一個呼聲,當時聲動天地,連自己都熱血沸騰了。看來百姓們都一樣,同仇敵愾,希望早定中原。

****************注1:南宋不承認臨安是都城,而是稱“行在”,是實際上的南宋都城。臨安,即今杭州。

注2:今安徽定遠東南。

注3:南宋臨安著名的天街,北起斜橋,南至正陽門,很寬闊,中間是皇帝御道,兩邊是河道和供行人行走的走廊。是南宋臨安最繁華的地段。

注4:宮城以外的外城,在臨安城牆之內。

注5:此處確實參照南宋物價,略有小小出入。

注6:北宋河東路,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山西省。

注7:確實如此,南宋初年因開戰等原因米價騰躍。即使紹興八年豐收之年,每鬥也要三百文。見《宋會要輯稿》食貨篇。

151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糙米很快被各峰領走。同時帶走的,還有李宏親筆所寫的一篇《入世見聞錄》,用詞樸實平直,大宋百姓的艱苦民生點點滴滴全部如實描繪。很快,整個九離門低階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