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著脖子,凝視董,毫不退讓。
許久之後,董大笑三聲。“既然大人說了這話。我就將這邪徒交給大人。不過,若出了差池。就休怪我翻臉無情。”
“此乃下官之事,大都督還是先隨我回衙門吧。”
正說到這話時,遠處又傳來了馬蹄聲。
一箇中年黃門趕了過來,跳下馬,手捧一卷錦帛,大聲道:“皇上有旨,請大都督速去見駕。”
這可真的是熱鬧地一天啊!
董忙回道:“臣遵旨!”
說完,也不理睬劉先,翻身上馬。
“你們先回家去吧!”
看似是向董綠二人交代,可是眼角的餘光一掃董鐵。董鐵心領神會,輕輕的點了點頭。
過去一拳把那僧人打昏過去,扔在了劉先地面前,冷聲道:“劉大人,人已交出,還請保重。”
說完,簇擁著董綠和任紅昌,把夏侯曼掩護在其中,朝著大都督府行去。
“大都督今天一出門兒,就有人看到了……皇上聽說大都督回來了之後,還非常的開心呢。”
開心嗎?
只怕是不見得吧。
董不再詢問,卻思忖著長安目前的狀況。
看起來,這兩年的時間裡,長安的變化的確是不少啊……一群不知死活地東西,想要跳出來嗎?
哈,如此甚好,卻要看看他們能玩兒出什麼花招。
董心裡面一點都不擔心。
他相信,不論長安如何的變化,始終都控制在他的手中。因為在他地手裡,還有一張王牌。
漢帝劉辨,在柏梁臺參佛。
說起這柏梁臺來,卻有一番來歷。
據說西漢時漢武帝好神仙,修建了柏梁臺,有設銅柱,高二十丈,大七圍,上有仙人墩承露,名為承露盤。取無根之水與玉屑和之後飲下,能長生不老……柏梁銅柱,是柏梁臺的標誌。
有意思的是,劉辨作為漢武帝的後人,並不好神仙。
也不會飲用什麼無根之水,卻選中了柏梁臺為他參佛之地。也許這裡,真的可以和神靈溝通吧。
三國演義中,第105回曾提到了這柏梁臺銅柱。
魏明帝命人拆毀了這柏梁臺銅柱,取走承露盤……不知道今世這柏梁臺的銅柱,能否保全?
董走進柏梁臺中,就見這宮殿宛如大雄寶殿。
正對大門,擺放著一尊佛像。劉辨背對著董,跌坐於佛像前。正在煞有其事的唸誦經文。
除劉辨之外,宮殿中再無旁人。
董靜靜的站立在宮殿門口,看著劉辨瘦削的背影,這心裡面卻不由得生出了難言的感慨。
如果不是他,劉辨許早就死了吧!
董地腦海中,浮現出第一次見到劉辨時地情形,一時間過往所經歷的種種,浮現在腦海中。
劉辨卻停止了誦經,緩緩站起。轉過身來。
兩年不見,劉辨地身上多了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出來的味道。董說不好那是什麼感覺。
寶相莊嚴嗎?
也許吧……
不過如今的劉辨,氣度沉穩,頗有得道高僧的風範。
“董卿,你來了!”
“臣,董。叩見皇上。”
劉辨攔住了董,輕聲道:“董卿,你又何必與朕如此?朕還以為。你要過兩天回來,沒想到……”
語氣一如當年般的輕柔,還有些怯生生地味道。
董回答:“臣已經回來些日子,只是想到許久未和家人團聚,所以也就沒聲張,還請皇上恕罪。”
“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劉辨地語氣很空靈,頗有些不真實地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