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它的頭頂之上,進行最後一擊。這個想法剛剛出現,就被楊無心自己否決了。開玩笑,連續打擊猽獬,怎麼打擊?人家根本可以對你的任何攻擊都不理不睬,累都把你累死了,還手忙腳亂呢,自己手忙腳亂還差不多!
“空間法術也許可以管用!”楊無心暗自比劃了幾下,冷靜地分析著:“採用空間摺疊的方法,可以讓自己從猽獬的眼前消失,然後不知不覺地來到它的頭頂之上,給它出其不意的一擊。這應該是一個出色的主意,應該可以一試。”於是,楊無心就在猽獬的面前玩起了突然失蹤的遊戲。半晌之後,楊無心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氣喘吁吁,滿臉沮喪,不用問,他又一次失敗了。他考慮到了幾乎所用的問題,計劃的本身也什麼毛病,但是,有一點卻被他遺漏了。這一點非常的重要,關係到了整個計劃的成敗,那就是猽獬是一隻魔獸。魔獸與人不同,它有著超人一等的靈覺,它的嗅覺、聽覺、感覺都不是人類可以比擬的。所以,楊無心的空間法術可以逃過猽獬的眼睛,卻逃不過猽獬的鼻子,每一次都被猽獬及時的發現,根本沒辦法悄悄地靠近,這個計劃也就只能被迫取消了。
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楊無心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束手束腳,完全施展不開。一陣風輕輕地吹過,將沒有防備的楊無心吹了出去(由於要和猽獬的速度戰鬥,楊無心一開始就為自己加持了神風決,這樣才會一直不落下風)。現在的楊無心正如同一片落葉一般,隨風輕輕擺動著,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完全是按照著風的軌跡進行著移動。這種感覺讓楊無心想到了自己在試煉空間中的經歷,當時自己的第二個對手,也就是那隻猴子正是依靠氣流進行移動的。自己當時依靠著打亂氣流的波動,使得它暫時無法移動,今天是不是也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法呢?
思維逐漸地清晰了起來,楊無心不再胡亂地思考,而是計算著改變氣流波動的可能性。他認為這個方案可行,至少可以嘗試一下,至於效果嘛,還要等到試過了才能知道。
第三章 消滅魔獸
“噌噌噌”楊無心將速度逐漸提升起來,在空中連續進行了三次大範圍的空間換位。在換位過程中,楊無心還不忘記發出一系列的劍氣法術,用來干擾猽獬自身的移動和反應。只是這樣的騷擾式攻擊,對猽獬的作用好像並不十分明顯。猽獬輕鬆地躲過了飛來的劍氣之後,也突然加速向著楊無心移動的方向飛去。
透過剛才一段時間的試驗,楊無心已經基本掌握住了空間中氣流的波動規律,對於周圍的氣流分佈情況,也有了簡單的瞭解,這些情報對於他實施自己的計劃至關重要。他打算將猽獬引到氣流波動最為密集的地方,然後使用超強力的攻擊打亂氣流的執行頻率,使得區域性地區在短時間之內產生真空狀態。這種真空狀態會對陷入其中的猽獬產生一股無法抗拒的吸力,從而將其牢牢吸住。楊無心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移動到猽獬的正上方,全力打擊猽獬那毫無防備的弱點,將其徹底消滅。
這個計劃看似簡單,但是進行起來有很多的困難。首先,要把猽獬引到目標地點,這個十分重要,稍有偏差就會達不到預計的效果。其次,就是攻擊氣流密集之處,使之產生真空。攻擊哪裡?怎樣攻擊?都是一個問題,而且只能攻擊一次,如果不成功,計劃就會失敗。再次,前兩步順利完成之後,就會按照預想產生一片真空,而真空對於猽獬的吸力只有很短的時間。換句話說,就是依靠真空干擾猽獬的行動只有短短的一瞬間,楊無心必須要在這一瞬間之內將猽獬消滅。不用說也知道,這個很難,楊無心只能透過瞬移來進行最後一擊。在剛才的嘗試之中,楊無心將自己的速度提升到了極至,他發現憑藉現在自己的狀況,只能勉強使用一次瞬移,還不能保證一定成功。即便如此,還是他來到鬼界之後堅持**的結果,否則以他剛剛來到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