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吧。
荀彧說別介啊,您還不如勸說他們捐出部分財產來贖罪,這樣他們也比較好接受,您的名聲也不會受到損害。曹操說行啊,還是文若你有辦法,那你就照此去辦理吧。
曹操一仗就把呂布給打萎了,兗州的世家大族生怕他要秋後算賬,那是人人自危啊。這時候荀彧下了公文,說各縣都要嚴查附逆之人,這些傢伙罪大惡極,本該梟首,姑念是初犯,網開一面,只要交出一半家產便可免罪。同時,在動亂中仍然立場堅定不動搖的,都得上賞。
對於是勳曾經當過縣令的成陽縣來說,那就是李全李易中的一半兒財產全都充了公了,而其中的再一半,賞給了寧可寧許之。
第三章、破此五賊
在經過了好幾個月大政小情一把抓的三合一縣令生涯以後,是勳再折回來跑曹操身邊兒搞文書工作,就覺得比從前要舒心太多啦。一是很少再有急務需要自己跟進,空暇的時間又多了起來,二是經過地方上的歷練,他對政務的處理也更為老道了。
當然啦,比起當年做假佐,這濟陰郡從事所要處理的文書也更為繁雜。郡國從事的工作,按照後來《後漢書·百官志》的說法,是“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也就是收取、稽核來自濟陰郡的各類公文,並將州內各項政令頒佈下去,督促郡內執行,以及從來往公文中探查和檢舉郡內各級官員的不法情事。透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和磨合,如今是勳在公文寫作上,也不再象從前那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結果搞得只剩下條理清晰,文辭卻並不出色,總給人感覺乾巴巴的了。
因為他開始大肆抄襲古人……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應該說是未來人的成句。終究抄詩得抄大段,抄文咱們光摘警句即可,大段公文中插一兩條警句,立碼就能把立意給拔得高高的,瞧上去就那麼的光彩奪目、非同凡響。文章就是如此,好言不須多,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可。
比方說,處理到濟陰勸學的公文,是勳就寫“勤學如春起之苗焉,不見其增而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焉,不見其損而日有所虧”、“學之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士之行,成於思而毀於隨”。處理到相關政務的公文,是勳就寫“惡雖小,勿恃而為之;善雖小,勿忽而不為”,“核之於經,憂勞可以興國;鑑之於史,逸豫可以亡身”。處理到相關人事認命的公文,是勳就寫“玉試之三日,然後得寶;木辨之七載,斯可成材”、“路遙乃知馬力,日久始見人心”……
他把這些古……未來文保留原意,在文辭上則略加篡改,這樣一是為了符合上下文的風格、語氣,二是也能因此產生一種糟蹋好東西的類s快感。比方說,哼哼,老子且看有我珠玉在前,劉備你丫臨終前還能怎麼教導兒子了……
荀彧作為曹操的大管家,是勳的絕大多數宏文,他是都需要過目的——也不知道這傢伙哪兒來的那麼多精力和時間——某次就拿著文章去找曹操,說:“是宏輔文采日盛,然漸覺流於靡麗一途,恐非正道。”曹操說不是啊,文章不在乎是不是華彩,不見得只有樸實才能言事,靡麗就光能成賦,你瞧他寫的這幾句話——“樓臺近水,乃先得月;花木向陽,遂易為春”、“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史為鑑,乃知興替;以人為鑑,乃明是非”,這裡頭的含義可有多深邃啊。
說著話還得意地一捋鬍子:“前使宏輔督郵濟陰,又守成陽令,使其信心百倍,材自光華——去疾誠不我欺也。”
是勳當然不知道荀彧和曹操在這樣議論他,他現在玩兒抄襲玩得上癮,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