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吳陂。已上懷州。

【商墟 虞險】《史記》曰:成王伐管叔,以殷餘人封康叔為衛君。居故商墟也。《北征道理簿》曰:壟頭城,故虞國之險。湛水流其後,清水流其前。

【蘇嶺 餳盆】《十道志》曰:蘇門山一名蘇嶺,孫登所隱處也。又曰:餳盆水一名盆泉,源出縣西北三十里。彎屈似盆,其味如醴。因以為名,已上衛州。

【雞澤 狗山】《左傳》:襄公三年六月,會單頃公及諸侯,同盟於雞澤。《漢經注》曰:狗山頂上有狗跡,今在臨洺縣西。

【塘泉 研冢】《水經注》曰:洺水東北流,經廣平縣故城東,水積於大澤之中,為登泉。南北四十里,東西二十里,亦謂之黃塘泉。《鄴中記》曰:邯鄲城西南十里子崗上,有冢如研子形,俗謂之研子冢。已上洺州。

【斥邱 平邑】《續漢書》曰:斥丘縣屬魏郡。《竹書》曰:晉烈公四年,趙城平邑。今在昌樂縣東北。

【沙鹿 石臺】《左傳》雲:沙鹿崩。杜預注云:晉地也。元城東南有沙鹿山。酈善長《水經注》曰:武陽縣城有一石臺,大城門外又有故臺,號曰武陽臺。已上魏州。

【蓼水 蘇亭】《水經注》曰:蓼水出襄國。《漢書》曰:襄國有蘇人亭。

【百巖 千步】《洺州記》曰:龍崗縣西北有百巖山。《水經注》曰:洺水一名漳水,俗名千步。已上邢州。

【柏亭 槐水】《水經注》曰:洺水東經柏暢亭。今按:柏暢亭故城,在房子縣西。又曰:槐水出黃石山,今在元氏縣界。

【石柱 珪碑】《水經注》曰:平房城南門,夾道有兩石柱,翼路若闕焉。又曰:漢明帝北迴,詔高邑於光武即民建石壇,立珪頭碑。已上趙州。

【善陸 清河】《漢書》:鄃縣,漢清河郡,王莽曰善陸。晉《地道記》曰:清河國,凡領清河等六縣。

【胥陵 甘泉】《漢書》東陽縣屬清河郡,王莽曰胥陵。《十三州志》曰:歷城本週之甘泉西地。已上真州。

【重丘 浮水】《左傳》曰:諸侯同盟於重丘,今在聊城縣東南。《水經注》雲:浮水出聊城東北,泛則津注,耗則輟流。

【堂邑 靈城】漢高祖封陳嬰為堂邑侯。又曰:靈城屬清河郡。已上博州。

【胥國 宛鄉】漢武帝封河間獻王子讓為胥侯。《水經注》雲:浮水東北經高城縣之宛鄉城。今在鹽城縣界。

【千童 百薄】應劭注《漢書》曰:千童縣,靈帝改曰饒安。《水經注》:滈河東北經富平故城北,分為二水:南水為長聚溝,東注海;北水謂百薄溝,東北注海。已上滄州。

【馬頰河 龍額縣】《爾雅》雲:九河名有馬頰,上廣下狹,狀如馬頰。漢平原郡領龍額縣。

【管輅冢 曼倩祠】《魏志》:平原縣有管略冢。《漢書》:安德縣有東方朔祠。已上德州。

【新館 輿亭】漢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未央為新館侯。《續漢書》:北新縣東二十里有樊輿亭。

【樊城 柏國】《漢書》曰:武帝封中山靖王子為樊輿侯。故城在清宛縣東南。又曰:武帝時,趙敬肅王子然吉為柏陵侯。今清克縣南有侯國故城。已上瀛州。

【仙岩 天井】晉《太康地記》曰:行唐縣西北有仙人巖。《水經注》曰:派水歷天井澤南。

【馬觀 鴻關】《水經注》曰:黑水東北有漢中山王故宮處,簡文造釣臺戲馬之觀。又曰:定水東流歷山,俗謂是處為戲頭,即《晉書》所謂鴻上關。已上定州。

【輪井 核山】《水經注》曰:行唐城有大井若輪,水沸騰水測。又曰:派水北流,經大核山。

【夫城 女廟】晉《太康地記》雲:行唐縣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