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啊。”
“別說話,繼續聽老何講話,我估計他重點快講到了。”蘇燦道。
“那麼說到世界的頂尖大學,我想‘哈佛…曼昆和普林斯頓…克魯格曼’這兩個詞已經能概括一切了,雖說他是經濟學家,但是卻影響了美國的政府以及很多人的思想以及‘紐約大學…羅伯特。恩格爾’,可以說是活著的經濟學家之中的計量權威,斯坦福大學…彼得?德馬佐。學習公司財務的人都認識他,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富蘭克林。艾倫,現任沃頓財務一把手,會計、財務、金融都會看他寫的書。等等等等,康奈爾、耶魯、西北……以上是此時此刻能想起來的人名,相信學商業金融的學生對他們都不陌生吧……”
“並且我說的只是現任活著美國的教授們,要是說已故的那就……那就多到數不勝數了!例如把微積分與計量加入到經濟學的現代經濟學之父薩繆爾森,弗里德里希,弗裡德曼……這還沒算英國、德國、荷蘭、奧地利……”
“可能在座的同學們在想,舉這麼多例子什麼意思呢?在中國大學和世界頂尖大學裡面,最大的區別就是這些授課的教授們本身就與現實社會差距比較大了。大家想一想如果曼昆給你上課,是一種什麼狀態?”何教授說話抑揚頓挫,很大程度上震撼了一把新生們的神經,這些都是和高中時代那些老師們所講述的不一樣的世界,就像是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門裡面的內容顛覆了學生們的塑造已久的三觀。
何教授說完這些以後,下課鈴聲響起了,不過很多學生們都沒有離開,反而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朋友們的唿朋喚友下趕過來,能夠聽到這麼有言論性的東西,如果不去瞻仰一下,似乎太覺得可惜了。
很快又到了上課的時候,何教授繼續走上臺來,發現原本還有些空蕩的公共教室已經是人滿為患了,到處都是人頭,男生女生們成堆。
“說完了國內和國外,那我們就來說下國內普通大學和重點大學之間的區別,普通大學好說,就是為了就業。就業需要什麼職位,就學什麼東西。而重點大學其實就是選擇性非常廣的,例如上海財大出來的學生,進四大變成了基本配置。所以,他們上課的最大區別就是前者為了畢業而學;後者是為了學術而學,因為不需要考慮就業問題。而真到就業了,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後,誰賺錢多少和學術基本上毫無瓜葛,就像我第一堂課所講述的,中國的金融學與現實差距太大。”
同學們的討論著,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從學生角度出發的話:學術研究、上課內容、作業、考試等等,與現實的差距就是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的差距。這裡說一個好例子:香港的大學老師們例如郎鹹平、張五常等等,他們都是擁有第一手的企業研究資料,在做第一手的研究,他們的學生自然也受到和現實最直接的知識與論調,這就是差距!”
“上課內容也一樣,同樣是學習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那些擁有在手研究的教授講起來要一針見血一些……還有就是學校本身,我認識一名東亞的區域經理,他畢業於港中文大學,在大二與大三這兩年讓他受用終身不單單是演講與論文而已,更多是對於金融學的理解和應用程度。”
“我覺得金融這東西多數還是在工作中學的多,學校裡學得很有限,所以就知識來說,不同學校其實差不多,從就業維度來說,雖然學的差不多,但名牌大學和普通大學在求職的時候的競爭力可有天壤之別,這也就是所謂的起跑線問題!而咱們又從發展維度來看,學習好的人不一定工作就好,所以起點高的人也不見得走得遠,這個還是看個人吧,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舞臺、起跑線確實也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
何教授的一番話很值得人去深思,洋洋灑灑下來,一針見血,其實都是理論與現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