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沒之後了。
淹沒之後的重建,肯定會讓城池有所變化,而唯一不變的,也只有中軸線所在的中心區域了,而這片區域,韓孔雀可沒想要染指。
水淹魏大梁城則是開、封城牆定位之始,魏惠王六年(前364年),魏國將國都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安、邑縣一帶)遷至儀邑(今開、封市城內外西北一帶,春秋時期稱儀邑,處在衛國南部邊境,與啟封間以逢澤),改稱大梁。
這是今開、封城創立之始,也是開、封城牆定位於此地的開端,此後兩千多年,城址沒有大的變動。
大梁城共12個城門,東為夷門(今鐵塔附近),西為高門(今西城牆外約五里之地)。
據高門和夷門間的距離及方向推算,大梁城的南城牆大約在今天相國寺前面東西一線,北城牆大約在城北四公里之處。
從以上可以推知大梁城與今天開、封城相比較,偏向西北,面積稍大。
雖然明知道是這樣,但苦於大梁城距地表很深,而開、封地下水位又很高,給考古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古代大梁城大部分城池還是沒有勘測出來,使魏大梁城成為千古謎團。
這樣的情況,自然是給韓孔雀帶來了機會,而這樣的機會,還不止這麼一處。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經鴻溝引黃河水灌淹大梁,歷時三月有餘,大梁城壞,魏王假降。
這是開、封第一次毀滅性水災。
歷經兩千多年,魏大梁城現被深埋於地下10餘米。
秦在大梁設定浚、儀縣,直到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年),設立梁州,浚儀首次成為州治。
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佔梁州,改成汴州。
據估計,此時汴州已有城池,應緊靠汴河北岸,規模不太大,比汴州城略小,而到了唐代,唐汴州城才是明清城牆的基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永平軍節度使兼汴州刺史李勉,對汴州城進行了大規模的“重築”,這次重築又被稱為築“羅城”,主要是將汴州城的南壁往南擴充,把汴河圍入城內。
擴建後,城周長20裡155步,城門7座。
貞元十四年(798年),董晉接任宣武軍節度使後,為防止盜賊沿汴河兩岸出入城牆,又增設了兩座水門,並讓其幕僚韓愈著《汴州東西水門記》一文,專述其事。
此東西水門即成為北宋東京內城東西牆上的汴河南岸角子門、汴河北岸角子門的前身。
重築的汴州城就成了明清城牆的淵源,奠定了今日城牆的基礎。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取代唐朝,即後梁,定都汴州,稱東都。
後唐時期,李存勖遷都洛陽,降開封府為宣武軍駐地,仍稱汴州。
936年,契丹滅後唐,立石敬瑭為晉帝,都汴,號東京。
後漢、後周、北宋先後都汴,沿用東京稱號;到金才改稱南、京。
而到了北宋,此時的東京城才是開、封城牆最輝煌的時代。
北宋東京城是在後周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的,後周廣順二年(952年),周太祖下詔:“開、封府修補京師羅城,率畿內丁夫五萬五千,版築旬日而罷。”
這僅是對原牆的修補,並未擴充套件。
周世宗柴榮於顯德二年(955年)登上裡城朱雀門,命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跑馬圈城,盡馬之力,馬跑了24公里又355米。
周世宗以馬跑的範圍定為外牆的範圍,令人運來汜水的虎牢土築成堅固的外城,這為北宋外城牆的輝煌打下了基礎。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開始擴建宮城,四角建有角樓,高樓十尺,城牆均系夯土版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