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嶽不群好大膽!

拜月教,只拜日月,拜天地自然,拜山川河流,但就是不拜那些泥土捏造朽木雕刻而成的神像。

為何叫拜月教,不叫拜日教,不叫拜天地教,拜山教呢。

對此,嶽不群愛怎麼叫就怎麼叫。

立下拜月教後,嶽不群便找上了一直試圖聯絡上他的南詔朝廷。

巫王對於嶽不群的到來很是熱情。

他覺得嶽不群是大賢,想招他為官,任南詔長老。

可惜他也不清楚嶽不群的年紀,否則怕是會覺得自己這個決定就是個兒戲。

嶽不群也不與他客氣,也不要長老這個位置,只要了國師一職,還要讓巫王立拜月教為國教,並且要行破山伐廟之事,將全國各地的邪神淫祀一一破壞,換上拜月教的廟宇。

巫王答應地很痛快,這之中雖有嶽不群暗中影響的關係,也有巫王也早就被這些邪神淫祀搞得頭疼不已,既然嶽不群與拜月教有此心,他自然樂意按照嶽不群的想法去做事。

並且他還分了部分兵權給拜月教,使拜月教行事更能明目張膽來,雖然本就是明目張膽著去做,但有朝廷支援和沒有朝廷支援還是不一樣的。

南詔國土地僅有千餘里,不大,東南抵安南,西北接吐蕃,南面對女王國,西南有驃國,北臨金川(大渡河),東北有黔巫。

國土雖不算遼闊,但卻物產豐美,水土肥沃,只是太過炎熱,但南詔人也都適應了。

另外,南詔人大部分是苗族人,還有少部分中原唐人,另外還有不少其他部族。

嶽不群運氣不錯,乃是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唐人。

不過祖輩往上數,卻也有苗族祖先融入家族血液中。

所以嶽不群也算不得正統中原唐人。

南詔將國境土地分作十瞼(jian),這十瞼就相當於州,而且其中非劃分也很奇特。

但總的來說還算清晰,不是胡亂而做出的地方衙門劃境。

南詔的豪族作風也很嚴重,底層百姓很難登上大雅,更遑論成為南詔朝廷的官吏了。

而以嶽不群曾經的身份,他並不缺這等機會,畢竟他是中原大唐人的後裔,而大唐可是南詔的宗主國,大唐人在南詔有著不少明裡暗裡的權益。

甚至,巫王還渴求著唐人能在朝為官,甚至推行著唐朝官話。

而且大唐這幾年正如日中天,正是盛世,乃萬國來朝,天朝上國之姿。

隨著拜月教深入南詔國各處,各地都建成了拜月教的廟宇,拜月教越發深入到南詔國中。

然後,就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石公虎,南詔國六大長老之一。

南詔國的長老就相當於大唐的宰相之職,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且長老各掌兵權,在苗族當中也頗有威望,所以很多時候,長老們甚至可以不給巫王面子。

只不過當今巫王,坐位三十多年,威嚴早就深入南詔國百姓心中,不是這些長老能撬動的。

但終有人要反對。

因為拜月教已經不僅僅開始破廟破邪神了,他們開始將觸手伸及他們這些南詔貴族的眼皮子下,要與他們爭奪權益。

不僅僅在民間,還在朝堂之上,地方衙門上。

彈劾由石長老先行發起,他直接在每日一次的議事上直指嶽不群損害國體,拜月教有害國家,絲毫不委婉。

“巫王,嶽不群與拜月教狼子野心,您可千萬不要受他矇騙啊。”石長老嗓門很大,這可能跟他修習武藝有關。

他不止修習武藝,更習練巫術。

其巫術之精湛,可召喚苗人祖靈,可溝通天地五靈——風、雷、水、火、土。

是以,他在六大長老中也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