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才是那些成名的頂級歌手們的戰場,但是獎項這些東西,其實貓膩很多,但是卻實實在在的算是一個成名歌手們的戰場。

而葉秋提出的這個明星選秀的方法,反而更有意思,只是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比?

“至於怎麼比,我這裡已經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邀請對《華國好聲音》明星導師席位有意向的歌手們,進行一場歌手之間的對決。”

“同時也可以做為《華國好聲音》的前置節目,節目名字就叫《我是歌手》,每一期邀請7位有意向的歌手進行現場對決,每一期採取末尾淘汰制,淘汰最後一名,第二期再邀請一位嘉賓補上……”

葉秋的一席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為一線歌星,所謂文人相輕,歌手雖然不是文人,但是也各有各的不服,而相比起《華國好聲音》來,這個《我是歌手》反而給人感覺逼格更高。

讓成名的歌手們進行同臺獻藝,最終決出個勝負來。

以往都是看沒有成名的選手對決,現在反過來,讓已經成名的歌手們進行對決,這絕對是一個樂壇頂級盛事啊。(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是歌手》

如果說《華國好聲音》的明星導師席位因為千萬片酬,而讓人覺得夠頂級的話,那麼《我是歌手》就是實實在在的實力的對決了。

大家都是成名歌手,都有各自的獨到之處,平時粉絲們你來我往的,都覺得自己的偶像是最牛逼的,現在好嘛,大家都別打口水仗了,直接來一場現場比拼,高下立判。

而且你也沒借口了,在同等情況下,誰的矛鋒利,誰的盾堅硬,真刀真槍地做過一場這才有說服力嘛。

當然說什麼絕對公平那是扯淡,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公平的事情。

但是起碼《我是歌手》可以做到相對公平,當然,如果運氣不好選到了不適合的歌曲,或者現場發揮不好,那就是歌手本身的運氣和實力的問題了。

畢竟,普通選手選秀的時候,也同樣有這樣的問題不是嗎?

不管外界怎麼看,點金影視方面很快地就放出了《我是歌手》的節目規則來。

首先第一季《我是歌手》,普通賽一共6輪,每一輪都是7個歌手。

每一輪2場,每輪有7名歌手參與競演,在選歌上,除了第一次參賽可以唱自己的代表作,其他一定要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

每場均有500名觀眾聽審參與表決,500名聽審來自五個不同年代,專家顧問只對參演歌手的表現作出點評,並不參與評分和篩選的工作。每次工作人員進行票數計算時,都會有專業的專家進行現場監督,對每位選手的票數都是十分認真負責,杜絕黑幕現象。

每期七名歌手演唱完畢之後,每位聽審選擇3位自己認為本場表現最佳的歌手。每輪的第一場和第二場競演所得票數相加,總得票率累計最低的選手被淘汰出7人陣容,由新加入的歌手頂替。被淘汰的歌手在淘汰後的第二期中作為壓軸返場演唱,返場演唱不再計入投票。

6輪普通賽過後,開始復活賽,復活賽邀請在節目中被淘汰的選手再進行一輪比賽,勝出者可和留下的6位選手角逐《華國好聲音》的四大明星導師席位。

《我是歌手》的規則公佈之後,外界卻是一片譁然。

有媒體吐槽,葉秋這《華國好聲音》都還沒有開始,就特麼的又弄出了一個綜藝節目來。

而且單單看賽制,一共8場比賽,這又是一檔綜藝節目,而且顯而易見的,這樣的節目,根本不需要擔心收視率,現在的問題是,這樣的節目,那些已經成名的歌手們會願意參加嗎?

畢竟,如果一不小心被淘汰了,那也是很丟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