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國的電影,國人大多數都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那麼多華國國產電影竟然幹不過三部好萊塢大片。
不過,倒是有點金影視,或者說葉秋的影迷,自我安慰地說,那是因為葉秋沒有出手,可是實際上誰都知道,點金影視,或者說葉秋,在電影上面,似乎比其他方面保守不少,基本上從來不搞大製作。
人總是希望有英雄出現的,而在華國的數一數二的導演們都敗北的情況下,不少人寄希望於葉秋,倒是也說的過去。
只是他們卻忘記了一點,那就是葉秋其實不是導演,或許是下意識地忽略掉這一點吧。
《誰來拯救華國電影?》
《華國電影需要英雄!》
《華國電影為何擋不住好萊塢電影的入侵?》
……
各種類似這樣的標題的新聞新鮮出爐,一時間整個華國電影圈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有意思的是,有那麼一兩個影視公司,看到了這一景象,紛紛打著振興華國電影的旗號來為電影做宣傳,可是結果卻撲的一塌糊塗,於是華國電影圈失聲了。
華國電影市場越發地開放,同樣的換來了北美電影市場的一些傾斜,原本這對於華國電影圈來說,也不失是一種機會,可惜的是,在國內都擋不住,更何況是打出國門呢?
一時間許多電影人也迷茫了,現在才剛剛開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當華國的電影市場被好萊塢電影大片一步一步蠶食,當觀眾全盤習慣了好萊塢電影之後,到時候華國電影將被置於何地?
第六百九十九章 是時候來一發了
葉秋從來沒有想去拯救華國電影,他也自認為沒有那個能力。
所以,點金影視一直搞電影,都只是小成本電影,因為電影不是靠一個好劇本就能夠拍出好電影的。
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葉秋此前的那些部作品,其實說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的影片,或者說,那些電影,除了少數的一兩部以外,其他的,完全是靠葉秋自己撐起來的。
而事實上哪怕是和馮剛姜韋合作的電影,其實也沒有什麼大製作。
不過,雖然沒有想過去拯救華國電影,但是葉秋倒是有興趣做一點嘗試。
比如《變形金剛》其實就是為大製作做準備,比如英雄聯盟這個遊戲也算是一種。
但是這些都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東西,所以,在無數影迷在葉秋的微訊下面抱怨葉秋為什麼不搞部大製作的時候,葉秋還是動了心思。
大製作,選擇性很多,但是回想前世的關於電影的那些事情,系列電影無疑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
不要說未來了,系列電影,在好萊塢早就已經蔚然成風。
而反觀華國,到了後世的2017年,除開那些粉絲向電影,綜藝電影以外,系列電影真的是乏善可陳。
好萊塢有太多的系列電影了,漫威系列,dc系列,侏羅紀公園,哈利波特,吸血鬼系列,變形金剛系列,007系列等等等等,可以說是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可是反觀華國,勉強能夠算的上系列電影的只有《非誠勿擾》拍了兩部,《愛情來電轉駁》拍了兩部,但是這些嚴格來說,真心只能勉強算是。
倒是央視的自制電視電影,倒是出了不少系列,只不過,那些影片,也只能在電視上播罷了。
至於成本,不提也罷。
在葉秋重生之前,最成功的系列電影,無疑要數《鬼吹燈》了,這部被稱做華國版的《奪寶奇兵》的小說,雖然《九層妖塔》被改的面目全非不知所云,但是《尋龍訣》的票房卻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
特別是《鬼吹燈》系列,可不僅僅有電影,還有改編的電視劇也是備受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