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面在戰前也都是比較繁榮的,所以在這座城市以南的伏爾加河河畔就有好座火電站,以前這些火電站除了要承擔薩拉托夫以及其周邊衛星城市供電之外,還有足夠的電力向毗鄰哈薩克的薩馬拉邊境地區供電,而戰爭爆發後為了滿足更為龐大的軍工生產,火電站進行了擴建,新增了多臺蒸汽發電機組以增強發電能力,這些電力絕大部分都透過電網輸送到了利佩茨克、斯大林格勒甚至是莫斯科地區。
戰爭是個好東西,至少德軍攻陷了大片蘇聯城池之後。這些密集的火電站終於可以歇一歇了。它們巨大的裝機容量顯然與較少的用電需求根本不匹配,以至於在薩蘭斯克戰役打響的時候,這些火電站當中還有一半的發電機組處於“休息狀態”。而這還得歸罪於蘇聯持續已久的城市宵禁政策,一到夜裡小至農莊大至城市,都需要進行嚴格的燈火管制以避免為德國空軍所發現。或者間接提供了地面指引,就連夜裡進行生產的軍工廠也都進行了嚴格的燈火隔離,因而只要天色變黑,蘇軍控制下的地區基本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然而,5月10日的薩拉托夫卻難得的燈火通明瞭,在南郊的發電站發電機組也終於全員上陣拼命發電。一開始薩拉托夫守備司令部電力供應管理處的值班軍官還不以為然,他們計劃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20%的發電量應該就足以滿足共和國陸軍部隊的夜間供電需求。可他們又嚴重低估了中國陸軍的耗電能力,這支據說到哪兒都需要帶著移動式發電車組的部隊好不容易停在了城市附近,顯然並不會希望繼續用發電車來轟轟隆隆的供電,接入城市供電電網的負荷很快就超過了蘇軍的想象,為此,一邊驚呼中**隊太耗電的同時,他們一邊趕緊電令發電站增加發電機組。
數字化重灌部隊對電力的需求不是一般的多,在新軍事改革之前的後勤裝備部就曾對第一支組建的數字化機步師進行過電力使用測試,結果他們發現,一個不足兩萬人的數字化機步師在實戰背景下,其單日人均用電量幾乎是城市居民的10倍,而且如果是參與到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是在進行高節奏的攻防作戰條件下,用電量更為驚人。
而更加令蘇軍後勤軍官們想不到的是,供水也出現了問題,他們滿打滿算的計算共和國陸軍第一支部隊,就算有兩萬人到來,因為長途行軍之後的解乏和梳洗等,他們預估每名中**人飲用、沐浴以及其他使用,也總該不會比五萬人口小城市的供水需求還要大吧,所以他們便按照三萬城鎮居民夜間用水標準提供自來水供應,結果自然不夠,蘇軍的聯絡軍官驚訝的發現,中國部隊士兵們不僅要喝水吃飯洗澡,就連車輛裝備也要“喝水洗澡”,尤其稀奇的是,中**隊似乎隨時做好要打仗,野戰炊事車、供水車等都要進行儲水準備,所以這樣那樣的用水,蘇軍提供的供水量顯然少了些,不得已之下,蘇軍守備司令部趕緊將城區部分居民的供水切斷,這才滿足了這支既耗電又耗水的部隊需求。
隨著第八機步師的進駐,中蘇兩軍部隊之間的差異在碰撞間很快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蘇聯經歷戰爭太長時間了,他們的軍民糧食補給都基本依靠從哈薩克、伊朗乃至共和國購買。而蘇聯西南方面軍的糧食儲備又並不多,所以蘇軍寧肯暫時讓自己的部隊官兵和平民們吃黑麵包、啃土豆,也拼湊了一些看起來像模像樣的蔬菜和肉類作為食物補給提供給第八機步師。然而肉太少、菜太老,煮出來的東西不亞於中國農民餵豬的豬食,有些青菜都老得生莖黃葉了,蘇軍還當它們是寶貝,採摘而來當成軍需物資,因為他們實在找不到青嫩的蔬菜和豬肉牛肉羊肉等犒賞中國援軍。
飲食文化不同造成的誤會也自然沒什麼,第八機步師全體官兵離開哈薩克奔赴蘇聯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打艱苦仗的準備。可面對熱情好客的蘇聯軍民們的熱情犒勞卻又不得不接下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