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莫斯科戰役以德國使用原子彈而告終,但這並沒有改變蘇軍堅壁清野的事實,可以說從莫斯科到下諾夫哥羅德至薩拉托夫一線,德軍是早不到一座倖存的橋樑、隧洞,連土質公路也都進行了大量的破壞工作,德軍很難在大量蘇軍決死防守部隊層層阻擊之下,又要飽受地雷陣之苦。肯定進軍緩慢,而且不敢貿然的展開太大進軍寬度。
在向防禦的敵人實施進攻時。近可能在距敵防禦陣地很近的地區實施戰役展開。這一直以來就是戰爭中的一種不成文的規律,但是在今時今日,軍隊編制龐大之下,如果還有來自空中的威脅。大規模的集團軍群機動是很困難的,當然德軍並不存在太嚴重的空中安全威脅問題。蘇聯空軍僅存的力量基本都要用在關鍵時候防守作戰,針對行軍中的德軍組織轟炸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實力不濟。…;
然而就算是這樣。在被破壞嚴重的戰場上展開機動。又還得確保一定的移動正面寬度,同時為了更為方便、快速的移動,為了更為便利的宿營,為了更加合理和充分地使用現地器材,同時保持各部隊機動自由,所以在移動的寬度上就顯得很有學問。因為行軍的正面越寬,編組行軍隊形時各縱隊就可越小。機動行軍就越快,被敵人空中觀察就越容易,宿營的麻煩就越少,可這就給補給部隊帶來了麻煩,同樣還會存在行軍過程中遭遇作戰兵力組織不及、進攻力下降等問題,重新編組重兵集團的行軍隊形時,又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所以,針對這一個問題,崔可夫需要重新定義德軍的進攻梯隊安排問題,如果德軍是在一定時間之內分批次的進行調遣,有序的安排一定數量的部隊進軍,相互之間保持了一定的間隙,那麼這樣計算,德軍參與到正面進攻的部隊將並不會太多,可卻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後續兵力,所以會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德軍可以不斷的更換部隊參與進攻,像是車輪戰一樣輪番上陣,直到把防守部隊給活活拖死、累死,防線也就自然破了。
另外還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物資補給問題,隨著德軍離開莫斯科地區向喀山和薩馬拉地區進發,一路上的交通狀況越發的惡劣,德軍不可能再像圍攻莫斯科那會兒之時,能夠透過運力強大的鐵路源源不斷的獲得大量的物資補給,所以在接下來的進攻作戰中,德軍必須要嚴正的思考物資消耗問題,畢竟戰場離莫斯科越遠,也就是距離德軍當前控制的鐵路線越遠,物資的補給量、補給速度等,需要和攻擊部隊的日消耗量、高峰消耗速度等相符合,一旦脫節,顯然問題就麻煩了。
崔可夫不可否認的是,德軍可以修建一條條簡易的運輸公路,利用載重軍卡為部隊提供物資運輸保障,同時還有可能借助於空運補給,為進攻部隊提供關鍵性物資的應急補充,所以這樣一來,根據崔可夫對德軍的瞭解,他很清楚德軍配置有炮兵團的步兵師縱隊的戰鬥部隊長徑由警戒部隊先頭起算可達25公里,而其後勤部隊則約15公里,因而戰鬥部隊和師後勤加在一起,其長徑共約38公里,如果所有進攻師級部隊都是並行前進,那麼一個軍的總後勤的長徑也應該為35公里左右。
另外,德軍的先頭部隊也就是要與敵人接觸交火的部隊往往在夜間機動,其師屬和軍屬後勤部隊則多在上午移動,後續部隊基本在下午移動,當然也不排除大量進攻兵力在夜間進行快速調動或換位的可能,若真如此,那麼崔可夫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德軍的隊形拉得很長,幾乎沒有考慮到防空問題,因為就防空部隊而言,其掩護範圍最多10公里,德軍進攻部隊普遍長徑達到了三十餘公里,想當於一大半的部隊基本是在毫無防空掩護下在參與進攻或組織調動。
與德軍交手多次的崔可夫也不得不佩服德意志軍人的紀律性和嚴謹性,剛剛那個定論的推測出來其實有效時間並不長,因為崔可夫在以往的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