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隊的跑轟體系中,卻是象如魚得水一樣,拿到了兩屆的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再加上資料上的增長,為他進入名人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於一個球員來,資料是證明自已價值的最佳途徑,因為資料最直觀,最容易量化,而資料裡面又分場均資料和單場資料,史蒂芬的場均資料並不差,到了季後賽,由於防守質量的提高,其它人得分變得困難起來,反而造成了他資料的上升。
而在總決賽中爆發性地拿下四十六分,則是潛力無窮的另一種證明,這個資料為什麼這麼受重視,因為能夠進入總決賽的球隊,每一支都不是弱隊,能夠在強隊身上拿下四十六分,跟在弱隊身上拿下四十六分,那含金量可是不可同日而語。
幾十年的聯盟歷史,史蒂芬能夠排到第七,其中前面還有兩個人是得分相同的,按照名次算的話,史蒂芬應該是跟喬丹並列第六,看跟史蒂芬比肩的人都是誰,就知道史蒂芬的價值了。
可以說,從這一夜起,史蒂芬才算真的是名動全球,被整個世界籃壇所熟知,一個新秀,而且還是一個二輪新秀,在總決賽上拿下四十六分,這就跟魔術師約翰遜當年同樣是新秀,拿下四十二分十五個籃板七個助攻三次搶斷相提並論,而這個榮耀即使是到了現在,提起魔術師約翰遜的偉大,也是最有說服力的表現。
在強大的資金壓力下,很多媒體已經道歉認錯了,那個名單上的媒體已經越來越少了,到了最後,甚至就只剩下廖寥幾家,而隨著史蒂芬的名動天下,最終只剩下了一家,這個時候組成的聯合組也懶得再去上訴了,直接出資從他們的後臺手中把這家媒體收購了下來。
然後就是出道歉宣告,處理當事人虛假報道的責任,很快他們就被辭退,同時剝奪了從業資格,在而這種壓力下面,沒有那些媒體敢於再僱傭他們,真正做到了趕盡殺絕。
最後只有一個傢伙還活躍在了體育媒體界,靠著在網站或部落格上面寫罵史蒂芬的文章,賺點選率吸引眼球過日了,不過這個時候史蒂芬眼裡已經沒有這樣的小人物了,只不過他一直在吹噓自已是史蒂芬“一生的敵人”,因此而名聲大作。
本來因為國家隊的事情,史蒂芬的名聲略微有些負面,對於史蒂芬的個人形象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影響,但是隨著這個四十六分之夜,所有的不良影響統統沒有了,史蒂芬的形象再次得到了攀升。
這是所有人類共有的崇尚強者的心理,如果說以前的史蒂芬,國內的球迷有的期盼著史蒂芬能夠加入中國隊,有的卻覺得以中國隊的現狀,就算是史蒂芬加入也沒有什麼用,還有的則是覺得幹嗎要一個外國人來加入國家隊,這種心理不止在官員的群眾中有,在民眾的心裡也有很大一部分市場,十幾億人的中國,難道還挑不出幾個打籃球好的人,非得去外國請人。
姚明取得的成就還不被認可呢,總有人“傻大個”、“姚大傻”地稱呼姚明,認為姚明是全靠著身高才能夠進入聯盟,成為廣告商的寵兒,卻沒有看到姚明訓練的刻苦,個人在籃球上的天賦,機智的談吐,以及人前背後的精明。
而科比強。奸案一出,立刻被很多球迷所唾棄,很多廣告商都把科比從代言名單上撤去,即使不能取消合同的,也象耐克公司一樣,把科比雪藏了起來,可是科比就是靠著三節比賽拿下六十二分、與奧尼爾握手言和、單場八十一分、連續四場拿到四十五分,月場均四十分,整個賽季打出了二十七個四十加,透過這樣的表現,科比贏得了球迷的心,也贏得了廣告商的寵愛。
當一個人象太陽般耀眼奪目的時候,人們會不自然地忽視他們深處的黑點,在球迷的心中,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他們不會看到,球員們也跟普通人一樣,無聊的時候賭兩把,賭輸了也不會破口大吧,也會賴帳,甚至打架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