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進宮拜見,噱寒問熱,極為熱情,可是下的詔書卻讓公孫恭瞠目結舌。
詔曰:“遼東公孫氏為漢元兩朝鎮守遼東,立有大功,又遼東苦寒之地,大功不可不賞,朝廷酬勞大臣,特封公孫康為襄平公,到建業入朝伴駕理事,其弟公孫恭謁駕,進退得體,甚得聖心,特進為一等北忠侯,遼東太守,旨到即行。”
派了禮部待朗賈逵與公孫恭一同捧詔回遼東宣讀,公孫康氣得臉色鐵青,什麼襄平公,不過是調虎離山之計,等他一離開,只怕朝廷就會進佔遼東。
公孫康先是託病不就,賈逵嚴詞相逼,要公孫康先交了遼東印信,讓公孫恭接任,然後又說有舒適海船備好,接公孫康去建業。
後來公孫康被逼不過,欲興兵造反,幽州刺史田豫與他有交情,寫書勸之:“朝廷待你不薄,若興兵逆之,是汝不忠義。當今天子為人仁義,不亂殺害本朝臣民,聽聞其掌權多年,從不擅殺大臣,然對敵對者熱衷報復。以一地對上一國,此國之兵久精戰陣,汝之勝算不大。若敗,遼東子民本為天朝之民,必可無事,然汝之妻女,只怕身在天子後宮矣!”
接書後,聽聞朝廷五萬騎兵壓境,海面又有甘寧水師封鎖,公孫恭又講述大元江南的富裕,哪怕是北方前線各州專門打仗,南方也能養得起他們!公孫康內心掙扎良久,終不敢與朝廷開戰,只能屈服,和賈逵赴建業。
果然,他前腳走,後腳中央軍就開進了遼東,以天下兵馬盡歸軍部調遣,不從者即為叛逆之名,改編遼東軍,去掉弱者,擇其強壯之士為暫編某某師,赴幽州、冀州服役,卻把外地部隊調進遼東接防。遼東軍因公孫康不在,公孫恭是個沒主見不能服眾的人,無法鬧事,只好順從。
去掉軍隊,接著是地方官員大清洗,重要職位和大部分的縣令盡數換人,原任的去進修學習,改任他地。
執行了朝廷的民生經濟福利政策,因此民心很快就歸附青龍朝廷。
一夜之間,無可奈何花落去,遼東的公孫家族成了昨日黃花,臣民感念的是朝廷,再無多少人記得公孫氏,雖然公孫恭還頂著遼東太守的牌子,可是他也必須執行朝廷的制度,若不遵守,馬上會遭到彈劾,下面卻無人撐他了,再不能挾下面軍民自重了。
公孫恭叫苦連天,寫信向公孫康訴苦,公孫康也是連聲長嘆,只能在夢中回憶昔日的榮耀和風光了。
兵不刃血,解決掉遼東後,大元朝的勢力伸進了高麗棒子半島!
在當時,棒子半島南部有三個小國——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注)。北部則為漢朝的樂浪、帶方之地,一直穩定地屬於中國的漢朝管轄,
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度割據稱侯,控制樂浪郡,樂浪成為東北亞各族的交通中心。
公元204年,度子公孫康割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統轄中國和三韓棒子、矮子島朝交往事宜。
現今公孫氏衰落,遼東歸入朝廷,自然樂浪郡、帶方郡也屬於元朝了。如此,元軍在高麗半島北部海灘上大搖大擺行走,還沒有對三韓和高句麗採取行動,不過,這樣的狀態不會持續很久的……
在公孫恭迴轉遼東不久,十月中,一幫大鼻子高鼻深目的傢伙們也到了建業,謁見兩宮皇后。
到來的是西域各國使臣,有鄯善、焉耆、龜茲、疏勒和于闐等國,獻上了稀希古怪的動物和鳥類、葡萄、石榴、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玉石等物。
見到如此強大的天朝真的是女人掌政,使臣們暗暗嘀咕,送上了國書,大意是恭賀新朝設立,欲通商友好之事。
當中一款,卻是各國同時向天朝建言,請求仿照漢制,由天朝重設“西域都護府”,重建西域都護,處理西域國與國之間事務,調解國與國爭端,衛護西域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