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隨之牢固。
田豐見爭不過賈詡,也請削去軍職,改為文官,出任兵部待朗,當了魯肅的助手。
魯肅為人謙和,正好容忍得了脾氣剛硬的田豐,大有相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搞得好,下一任兵部尚書就是他田豐!按帝**制,兵部尚書主武官選用升降,兵藉,軍械的製造、保管,軍令釋出等事務,地位猶在總參老總之上。
田豐之位,順理成章由陸遜出掌總政治部,馬謖(馬良之弟)出任帝**部第一副總參謀長,卻沒有循例出任GRU(帝**事情報總局)老總,仍由賈詡兼任。
皇帝的幕僚長馬良與CIA(中情局)老總龐統兩人,皇帝用得順手舒心,遂將兩人職位調換,龐統當皇帝幕僚長(白宮群英也!)馬良出掌CIA。若讓馬謖也掌情報機關,則帝國兩大情報機關落在一家兄弟的手中,不是件好事。
老吏部大體不變,分出了勞工社保福利部分即社保部,兩部大臣分別為張溫、劉馥;
老刑部拆分出法務部和刑部,法務部依大元律行事,專司判決,刑部可謂內政部,管理各地管黑狗皮的公安、監獄這些國家機器,只可管捉人,不能搞審判。兩位大臣是荀攸、陳群;
老戶部是變動最小的部門,基本上職責沒有多大改變,大臣就是諸葛瑾。
本著無農不穩,增加農業部,管理農牧漁業,由滿寵但當。
如此六部分出了十二個部,若是沒有拆分出去的職司,仍歸原來老部管理。
再增設翰林議事院,主要研論學問,凡國家政治得失,民生利害,及至科學、制器工巧,有可觀者皆可研討。另有演武別院,主研古今軍事戰役得失等事。
翰林院實為後備人才庫,此為帝國對外擴張時,佔領的地方越來越大,當然要派人去管治,問題是人手經常短缺,捉襟見肘,痛感人才儲備不足,所以建立翰林院,主要是錄取各科人才進行備用。
正好趕上本年開恩科大比,入圍者是為“進士”,可為外職,可點翰林進翰林院。
還有都察院主管ICAC,設左右都御史兩名,監督糾正各司官吏不法情況;詹事府:主要負責教育太子、親王等皇家直系親屬。
輪到州事了,帝國舊有十三州,後來帝國憑藉著其強大的工業裝備的軍事實力和國力優勢向外擴張,佔據面積之大,實在令人瞠目結舌!若按面積來算,十年間,帝國居然比以前膨脹了兩倍!
這個龐大的帝國,北至北海(貝加爾湖),東至三韓、南到努沙登加群島(今印尼),向西已經攻入印度,西域亦成其勢力範圍,幅員之廣大,佔地之遼闊,帝國開疆拓土之偉業,皇帝文治武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帝國的精英——文官武將,身負重任,代表帝國皇帝,出鎮地方,為官一方,造福一方。
擬定的名單是:揚州刺史蒯越、荊州刺史趙範、交州刺史劉表、冀州刺史董昭、幷州剌史劉曄、青州刺史楊修、幽州刺史韋康、袞州刺史蔣濟(曹操重要謀士,正史中關公水淹七軍,曹操恐懼,意欲遷都,濟力勸不可)、益州剌史滿寵、徐州刺史田豫、豫州刺史鄧芝、雍州刺史董昭、蒙州刺史陸績;
這當中,劉表、劉曄都是漢代舊臣,都是內政高手,照用不誤,劉表原來海外事務大臣,他的衙門在本次官場大地震中被撤銷了,歸入禮部,不過劉表何許人也,他的妻子蔡夫人與皇帝通姦,劉表隻眼閉隻眼開,頭戴大綠帽子裝糊塗,稀奇的是皇帝也不去害劉表,是為本朝一大奇觀!(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皇帝是個變態佬)
所以這次官場調整,蔡皇后不得不給她姐妹蔡夫人面子,讓劉表得到交州刺史這個肥缺。
上述刺史,都是大調換,有二個刺史沒有調動,即涼州刺史程昱、遼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