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國成為全球首先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使貧困人口比例減半的國家。

2007年以來,國際主要農產品價格飛漲,糧食供求緊張,危機四伏,一些農產品出口國迅速轉為進口國。與國際糧食市場吃緊相比,中國顯得從容許多,中國糧價上漲表現出溫和性、結構性和可控性的特點。這份從容的背後是中國糧食自給率10年保持在95%以上,當前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庫存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證市場供應。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依靠自己力量,穩定地解決了吃飯問題,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

手中有糧,來自不竭源頭(1)

我國自2004年以來實現糧食連續4年豐收之後,2008年的夏糧生產又傳來好訊息:夏糧總產達到12041萬噸,比上年增產304萬噸,增長2�6%,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連續5年增產。夏糧單產再創歷史新高,畝產299�5千克,比上年夏糧單產增加7�2千克,增長2�5%;糧食優質化率進一步提高,達到63�2%,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2008年秋糧也獲得大豐收,全年糧食產量突破歷史最高水平。

中國手中有糧,糧食來自何方?這是世人十分關注的問題。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任何階段,能夠生產出保證需求的糧食,是許多國家乃至世界所必須做到的,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條件。但是怎樣才能保證生產出所需求的糧食,各國對其途徑的選擇不同。我國從基本國情出發,堅持糧食自給為主的方針,探索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穩定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糧食生產及其產量是一個政策制度、生產者行為、資源供給和氣候條件相結合的過程和產物。在大體相同的資源和氣候條件下,政策取向、經營者行為和管理體制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述:手中有糧=耕地淡水資源+政策扶持+科技支撐+國家儲備+農戶存糧。我國在糧食生產的實踐中,探索出了做到手中有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7�14手中之糧來自以自給為主的糧食安全方針

手中之糧,來自長期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適當利用進出口調劑餘缺的糧食安全方針。這是我國糧食安全的戰略性保證。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絕不能依賴糧食進口,絕不能把飯碗放在別人手裡。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始終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首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立足國內自給,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解決糧食供給問題。近些年來,在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程序中,堅持毫不動搖地抓好糧食生產,不斷提高糧食有效保障能力。

7�15手中之糧來自強農惠農的農業和農村政策

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土地制度,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同時,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新時期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5個1號檔案制定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強了糧食主產區建設,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對於糧食生產穩定恢復發展,保證農產品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制定出臺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和“四取消、四補貼”政策,為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到2006年末,國家已先後廢止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和屠宰稅,僅此項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335億元。近些年來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資金投入持續增長。2002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資金為1905億元;2007年提高到3917億元,增長106%,佔中央財政總支出的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