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努力地調節自身與煉器之法間的契合點,但總覺得差了一點什麼。
可能是上輩子的一些東西阻礙了她,這就像是學了母語再學別的語言,就不會有那麼容易了——心中已經有了既定的語言、適應了既定的語言,此時再學新的,兩相衝突之下必然會出現不適應。
曾經的她對於器物完全是現代人的理解,現在換成修仙者那一套,真的很難不彆扭。
以她之前給崑崙送去的計算器圖紙為例,崑崙的人也很難理解她的思路,就算她寫了文章寄過去,也常常有很多問題匯總來問她——她的計算器脫胎於上輩子所見的計算器,但在一些部件上藉助了修仙界的一些東西。
畢竟,如果不是修仙界的手段,很多東西在現今的科技水平、生產力水平之下都是不能得到的。
但這並不代表她能夠將兩輩子的經驗融合的很好,這只不過是一種拙劣的混搭,而並非融合。
計算器的設計思路完全是上輩子的,只是在當下達不到的部分,在修仙界找可以替代的手段與物品進行代替,並因此做出一些區域性的修改以適應這種代替。這和煉器的思路根本挨不著邊,更別提兩者融合了。
甘甜現在在煉器一門上表現也不錯,但這並不是因為她理解了煉器,她只是理解了書本上說的那些東西,照貓畫虎而已!這就像是對照著例題解相應的題型,離『理解』這門學科還差的遠呢!
宮素衣仙師給眾人各發了一支筆,今次要做的是透過煉器,讓拿到這支筆的人『下筆如有神』!字面意義上的『下筆如有神』,比如畫畫可以畫的更好,寫字可以寫的更美觀,算是加了一個增益buff。
煉器的本質其實是就是讓器物形成特定的靈氣迴路,不同的靈氣執行迴路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完成靈氣執行迴路之後,這個迴路可以形成一個閉環,生生不息地流動,這就算是成功了。
所以這種時候器物本身的形態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除非器物的使用本身也是一環),早些年的時候法器常見幾種形態,比如說如意、印章、拂塵、葫蘆、銅鏡、鈴鐺,但那只是煉器師的偏好、習慣而已,並不是必要的。倒是這些年,煉器師越發放的開了,法器形態也多種多樣起來。
這次要用到筆,這卻是固定的,因為效果和器物要結合起來——其實用別的也可以,比如說隨身攜帶的玉佩,佩戴之後也有下筆如有神的效果。只不過不比直接使用的筆,效果上可能有些不如。
因為要承載靈氣執行迴路,所以器物本身也有些特殊,這就像同樣在靈氣濃鬱之地,有的物件能夠成為法寶,有的則不能,大多數物件根本無法聚攏靈氣而不消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宮素衣仙師才要發下筆來。
其實正統的煉器師甚至需要從打磨原材料做起,但現在越來越少見煉器師如此了。大多數都是加工好的粗胚,然後任由煉器師發揮——如果只是加工粗胚的話,大多數時候凡人都能幹這活兒!為了省錢,更重要的是節省珍貴的煉器師人力,這些就『外包』出去了。
但也有例外,比如說某些厲害法寶,從原材開始就很講究,必須要優秀的煉器師處理。
這也是學習煉器必須要學煉化的原因,不然這個內容在當下的煉器師而言已經可以省略了。
甘甜很快做好了該做的,理所當然地成功…但她自己知道哪裡不對。
她經過計算,設計了合適的靈氣執行迴路,在開光上也做的很好,自身靈氣的掌控不能更好了!但也就是這樣而已,她深刻地知道自己根本沒有理解煉器。所以她也只能做到依葫蘆畫瓢,而不能做別的。
她的這個苦惱朋友們都知道,同時也覺得她是沒事可想,只能拿這種事來『消遣』。
「要是你這麼想,清虛天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