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陳京走進市委大門,他赫然便有一種很熟悉放鬆的感覺,好像自己已經在這裡工作很久了,以前神秘的院落變得不再那麼神秘了,而來來往往進出市委上班的人,一夜之間似乎都認識了陳京,大家含笑和他打招呼,讓陳京覺得很親切也很受用。
伍書記的辦公室在市委辦公大樓後面的一幢四層小樓裡面,這幢樓是市委常委樓,小樓的氣魄無法和市委辦公樓的高大宏偉相比,但是在樓外珈,站崗的武警英姿颯爽,來來往往的人都得查證件,這一下就凸現出了這幢小樓的與眾不同。
陳京到門口,將自己的工作證拿出來,站崗的兩名武警朝他行禮,在一樓大廳裡面,政府秘書科王洋含笑往陳京走來道:“陳主任,您不用掏工作證·德高第一秘走到哪裡別人都認識。”
王洋是市長覃飛華的秘書,陳京和他見過一次面,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協調,很多時候是兩個秘書長要協調好·同時黨政一把手秘書之間也要協調好,陳京看到王洋,就知道他有事。
王洋和陳京握手,道:“陳主任,你今天初上任,但是初上任就遇到了煩心的事兒,臨河縣李副縣長來了·他······他······他攔不住,直奔書記辦公室就去了!
我知道了情況,過來勸,可是一點用沒起,他非得要見伍書記!”
陳京皺皺眉頭,臨河前任常務副縣長李紅林,這正牽扯到最近市委要解決的一個大案,臨河水庫案!
臨河這個地方地處澧河的下游·海拔比較低,常年洪水氾濫,稍微漲一點水·澧河的水就會漫過河堤,淹沒村莊良田無數。
澧河治水的問題,從九十年代初就有人想辦法做了這項工作,開始人們想到的是穩固河堤。
但是臨河這個地方因為地勢低,河堤穩固了,內積水排不出去,內澇的問題無法解決。
在這樣的形勢下,經過專家論證,最後有了在臨河建大型水庫的想法,臨河水庫專案納入了國家水利工程中·投資十四個多億,移民達到上萬人之多。
而臨河縣水庫案,主要牽涉到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臨河挪用移民資金案!第二件事是臨河水庫三號閘門豆腐渣工程案!
這兩個案子當初是沈林在任的時候處理的,臨河挪用資金案涉案資金一千多萬,最後處理了縣移民局一幫子領導。而三號閘門的事情′當時追究了時任澧河副縣長李紅林的領導責任,免去了李紅林的一切職務。
這件事情本來就這樣過了,但是沈林一倒臺,各路媒體為了把沈林打下地獄,到處蒐羅沈林違法亂紀、貪汙**的事實。有個記者就查到了臨河水庫三號閘門的事情。
當時承包臨河水庫大壩的一個包工頭因為豆腐渣工程坐牢,記者採訪他關於三號閘門的事。
他大放厥詞,道:“臨河水庫不止是三號閘門有問題,其實所有的閘門都是豆腐渣工程,只是三號閘門碰巧出事而已!”
他還提到,稱:“包工頭也是沒辦法,工程款被當官的層層盤剝,到實施工程的時候,資金已經不夠了!不偷工減料,不豆腐渣工程就沒法生存要虧本!”
他舉例子說一個閘門按照國家規定造價要高達千萬,但是真正承包的價格只有幾百萬,還有更多的錢是被上面截留瓜分了,只有那麼多錢,能夠建造什麼質量的工程?
這個包工頭的口述,也似乎為水庫大壩工程能夠透過質監局檢驗找到了根據。
關於包工頭和臨河水庫事件的採訪,被原封不動的透過媒體爆料出來,這一下引起了軒然大
o,臨河水庫大壩下游的老百姓開始鬧事、上訪,在其他地方民間也對這件事高度關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此事,要求相關部門重新徹查此事,這一徹查,事情就變得相當複雜了。首先是被免去職務的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