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一寸五分,為巨闕穴、為心幕,遇打則人事不省,當向右邊肺府穴下半分,用臂拳打去即醒,若醒後不愈,則一百餘日必死。臍上水分穴,屬小腸胃二經,重傷二十八日死。

臍下一寸五分,名氣海穴,重傷者九日死,輕者四十八日死。

臍下三寸名關元穴,傷重者五日死,輕者二十四日死。

臍下四寸名中極穴,傷重者大小便不通,十二日死、輕者一百零八日必死。

左乳上一寸六分為膺窗穴,屬肝經、傷重者十二日死,輕則四十八日死。

左乳下一寸六分,為乳根穴,傷重者則吐血死,輕者三十四日內死。

右乳上一寸六分為膺窗穴,屬肺經、受指甲或刀槍傷者,一百日死。

右乳下一寸六分,為乳根穴,屬肺經、打重則九日死,或兩鼻出血而死、輕者一年必死。

左右乳下一同受傷,名為一計害三賢,三暗傷者必死,此心、肝、肺三經也,重者七日死,輕者五十四日死。

左乳下一寸六分旁開一寸,為期門穴、屬肝經,傷重者三十八日死;右乳下一寸六分旁開一寸為期門穴,屬肺經,打重者三十六日死,輕者五十四日死。

心下巨闕穴兩旁各開五分,名幽門,左屬肝,右屬肺,若用沖天炮拳擊之,一日即死,它拳一百餘日死。

左肋近臍處為血門,名商曲穴,傷重者五月而死,輕者十月而死。

右肋近臍處名氣門,為商曲穴,傷重者五月而死,輕者十月而死。

左肋稍骨盡處邊為血囊,名章門穴,傷重者一百餘日死,輕者二百四十日死。

右肋稍骨下一分腹結穴,為氣囊,傷重者六十日死,輕者一年死。

凡人背上穴道,乃生死所至,背上數下第十四節骨下為命門穴,傷重者一日半不醒而死。

第十四骨節下兩旁各開一寸分處,為腎俞穴,傷重者吐血痰十四月而死。

第十四骨節下兩旁各開三寸,名智堂穴,屬腎經,傷重者三日死。

腎俞穴下兩旁各有氣海俞穴,傷重者三十三死。

尾閭囊下,兩腿骨盡處中間,名鶴口穴,傷重者一年死。

肛門前,陰囊後為海底穴,傷重者七日死。

以上穴道皆傷人命,故受傷者當急服藥品以保性命為要。至於普通治傷等方則以

三稜15克赤芍5克骨碎補5克

當歸3克蓬術3克元胡索3克

木香3克烏藥3克青皮3克

桃仁3克蘇木3克

十一味同煎,若大便不通慢加大黃12克,若血凝氣滯、則加砂仁9克可也。

點穴歌訣:

天門暈在地,尾子不還鄉,兩肋丟開手,腰眼笑殺人,太陽並腦後,頃刻命歸陰,斷梁無接骨、膝下急亡身。

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陽,氣口血海四柔膛,耳後受傷均不治,受傷魚笠即時亡,前後二心並外腎,魚睛目定甚張忙,肋稍掖手艱於治,腎俞丹田最難當,夾脊斷時休下藥,正腰一笑立身亡,傷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鄉,出氣不收無藥石,翻肚吐糞見閻王。囟門髓出陰陽混,君則何須覓處方。

卸骨

卸骨傳自少林寺僧,由來已久。卸骨之法,須手法之精純,功力之宏大,方能收著手成擒之功效。其要法為捏、卸、推、揉等法。一為捏骨,即用姆指與食、中二指,捏握欲卸之關節,用手上之巧勁,使其關節錯位脫臼,失其正常功能。卸法則用掌、指、拳(虎爪拳、雞心拳)攢打骨縫與銜接處,使關節歪斜錯位,失其效用。推法即修正關節之法,須察其應推之骨,用兩手或一手扶住,然後視其關節之方向,或從下向上推,或自外向內推,或斜推。使其離臼之骨復位。揉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