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載。
◇遊仙枕◇
色如瑪瑙,溫溫如玉,其製作甚樸素。若枕之,則十洲三島,四海五湖,盡在夢中所見。《開元天寶遺事》有載。
◇續絃膠◇
鳳喙及麟角合煮作膏。此膠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用此膠續之,以力士破之,別的地方斷,它續之處,始終不斷。《十洲記》有載。
◇丹魚◇
此魚渾身發赤光如火,割其血塗足,可履水如平地。《訴異記》、《水經注(丹水)》有載。
◇水虎◇
類三四歲小孩,渾身有鱗甲,箭射不入。夏天時喜歡在岸邊曬太陽。漆頭似虎,爪往往沒在水中,只露出漆頭。小孩不知道,去逗弄,就會被殺。《水經注》有載。
◇返魂樹◇
擊打樹身,會發出類群牛吼的聲音。用它的根心在玉釜中煮,在用微火煎到如黑稠狀,以之為丸,叫驚精香,又名返生香。死者聞香氣乃活。《十洲記》有載。
◇馬見愁◇
西域異獸。如犬,含水噴馬眼,則馬瞑眩欲死。故凡馬都畏之。用其皮編為鞭,手揚馬走,謂之不須鞭。《採蘭雜誌》有載。
◇周穆王之八駿◇
按《穆天子傳》說法只是以毛色劃分之駿馬,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璸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
◇罔象◇
水怪。如小兒,赤爪,大耳,長臂,食人。《屍子》、《莊子》、《國語》俱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牴觸善人,憑依惡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渾沌◇
渾沌因既混且亂故後世稱是非不分之人為“渾沌”,《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
◇饕餮◇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呂氏春秋先識》雲:“週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麃(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窮奇◇
獸名。《山海經海內北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又《西山經》:"幫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豺狗。是食人″。《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有獸焉,狀似虎,有翼能飛,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抱朴子內篇雜應》:"後有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辟邪″。
◇檮杌◇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