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魂魄俱喪,哪敢回言!只恨馬慢,拼命加鞭狂逃而已。
當時間不容髮,高歡隨行部將已從四面圍攏,阻截賀拔勝。偏將劉洪徽引弓暗射冷箭,不曾射到賀拔勝,倒是連中賀拔勝身旁二名從騎,相繼落馬。
賀拔勝無暇他顧,此時眼中只有高歡一人而已。眼看自己馬頭已將銜接高歡馬尾,遂暴叫一聲,在馬背上往前長身,舉槊便搠。
高歡聞聽背後金風作響,將雙眼一閉,暗道:我命休矣!
只聽一聲悲嘶,賀拔勝坐騎撲通倒地,長槊落空。高歡回頭看時,卻是部下武衛將軍段韶發箭,射中賀拔勝坐騎,救了自己一命。
賀拔勝騰身而起,立待副馬奔至,再上馬看時,見高歡已經逃逸。不由仰天長嘆:世人皆知我乃神臂將軍,惟今日未攜弓矢,莫非天意也?天不亡高,夫復奈何!
恐入重圍,只得恨恨而歸。
高歡退回大營,立即率領主力捲土重來,戰場形勢又生變化。東魏兵大肆反攻衝殺,宇文泰陣勢被衝散,難以招架,大敗而逃,東魏軍則乘勝大舉追擊。
時值日暮,西魏兵全軍大潰,各自遁逃。大將獨孤信、於謹收集散卒自後阻擊,東魏追兵迭受驚擾,西魏諸軍由是得以保全。
,!
又有西魏右軍將軍若干惠引軍斷後,東魏追騎疑有伏兵,不敢緊逼而退。
宇文泰終得逃入關中,屯兵渭上。高歡引軍追至陝縣,宇文泰遣達奚武拒之,雙方覆成相持之勢。高歡不甘就此退兵,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行臺郎中封子繪上前進言:統一兩京,正在今日。昔魏太祖曹操不取巴蜀,失於遲疑不決,望大王思之。
高歡聞封子繪之言,又問諸將。眾將皆曰:前面野無青草,人馬疲瘦,不可遠追。
陳元康道:兩雄交爭,歲月已久。今幸大捷,天授良機不可失也,當乘勝追之。
高歡問道:若遇埋伏,孤將奈何?
陳元康答道:大王前番沙苑失利,彼尚無埋伏;今宇文泰軍敗逃狼狽,又何能遠謀?若舍而不追,必成後患。
高歡心有餘悸,不從封、陳之策,僅使劉豐生將數千騎往追宇文泰,自率大軍東歸。
歸途之中,高歡使人打聽賀拔勝諸子所在,聞說是在洛陽鄉間,便命盡行搜捕,誅殺於市,回軍後懸首晉陽城門。
賀拔勝聽聞諸子為高歡所殺,心如刀扎,只覺胸悶難當,喉間發熱,一口鮮血噴出,當場跌倒,半日方蘇。此後引發氣疾,憤恨而死,年僅四十三歲。
西魏文帝元寶炬聞知,大為痛惜,追贈太宰、定州刺史、錄尚書事,諡號貞獻。
宇文泰止軍渭上,手中無甚人馬,欲抱拼死一戰之志,聞報高歡東還,乃松一口長氣,以手加額,連稱“阿彌託佛”不已。
乃傳令使東道行臺王思政鎮守弘農,以防東魏大軍追來。
王思政受命,引軍而至,入城之後便下令開啟城門,然後解衣睡下,以此寬慰將士。
數日之後,東魏大將劉豐率軍來到弘農城下。因見城中軍民安堵,各無驚慌之色,因忌憚內有埋伏,不敢進攻,終至撤軍而回。
王思政以空城計嚇退劉豐,遂命人修築城池、建造樓櫓、經營農田、屯積糧草。由此弘農始有守禦之備,為東、西魏界城。
畫外音:此後東西魏兩國,便以此城為爭奪中心,交戰不息。最著者如邙山之戰、兩次玉壁之戰以及長社之戰,雙方互有勝負,形勢均等,分別奠定高氏北齊、宇文氏北周政權基礎。王思政在弘農建城,其功之巨,不容抹殺。
王思政既退劉豐生軍馬,宇文泰大為褒獎,又使其移鎮玉壁。
歷史真相:玉壁位於今山西稷山西南,地勢險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