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隋煬帝聽信虞世基諂言,便派元善達穿越賊境,到東陽去催運糧食。
元善達見此,再拜辭帝,慷慨悲壯領旨而出。於是離開江都未遠,就被群盜殺死。自此之後,滿朝文武人人俱都緘口,只能暗中切齒,痛恨虞世基媚上誤國。
字幕:虞世基,字懋世,會稽餘姚人,書法大家虞世南之兄。
虞世基因容貌偉岸,又出言多合上意,特為煬帝親愛,朝臣無與為比;於是親黨憑之,鬻官賣獄,賄賂公行,其門如市。
內史舍人封德彝阿附,因虞世基不嫻吏務,故此密為指畫,宣行詔命,諂順帝意。
若有群臣上表奏疏,有忤天子之旨者,皆都摒而不奏。凡鞫獄用法,多以峻文深詆;若論功行賞,則抑削就薄。故此虞世基之寵日隆,隋朝政事日益敗壞,皆由封德彝所為。
因有此二賊矇蔽楊廣,便將萬里花花江山,白白便宜了唐國公李淵。
鏡頭轉換,按下江都,復說太原。
唐公李淵娶神武肅公竇毅之女為妻,所生四男,長名建成,次曰世民、三謂玄霸、四喚元吉。又生一女,嫁與太子千牛備身柴紹。
此四子之中,惟次子李世民聰明勇決,識量過人。因見隋室方亂,便有天下之志,傾身下士,散財結客,鹹得歡心。
李世民娶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長孫晟族弟乃是右勳衛長孫順德,與右勳侍池陽劉弘基皆避遼東之役,亡命晉陽,歸依李淵,並與李世民為善。
亦有左親衛竇琮,竇熾之孫,亦亡命在太原,素與李世民有隙,每以自疑。李世民由此加意待之,許其可以自由出入臥內,竇琮意下乃安。
又有晉陽宮監裴寂,與晉陽令劉文靜同宿。因見天下變亂,城上烽火常起,因而嘆道:貧賤如此,復逢亂離,將何以自存!
劉文靜答:李世民達類漢高,武同魏祖,命世之才。時事可知,何憂貧賤?
字幕:劉文靜,字肇仁,京兆郡武功縣人。
劉仁靜因父劉韶戰死,由此襲任父職,授為儀同三司。姿儀俊偉,才幹突出,倜儻而有權謀。時任晉陽縣令,便與晉陽宮監裴寂結為好友。
字幕: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臨猗)人,出身河東西眷裴氏。
裴寂舉孝廉出身,十四歲時補任蒲州主簿。因授左親衛,任齊州司戶參軍,遷侍御史、駕部承務郎,後為晉陽宮監,便與太原留守李淵交為好友。
劉文靜因與李密姻親,被關進太原郡獄。李世民便去獄中探望,並問時局。
劉文靜道:李密圍攻洛陽,皇帝遠在淮南,各地義軍跨州連郡、阻礙山澤。今百姓都來太原,一旦聚集,可得十萬之眾。令尊所領之兵亦有數萬,君言出口,誰敢不從?屆時乘虛入關,號令天下,不到半年,帝業可成。
李世民:我早已準備待機而起,卻慮父親不從,奈何?
劉文靜便將裴寂引見給世民,三人一同謀劃。
時逢太原副留守高君雅被突厥擊敗,李淵因此獲罪被拘。李世民便令釋放劉文靜出監,命與裴寂同去勸說父親李淵。
二人欣然從命,於是來見李淵道:天下大亂,公處嫌疑之地,又立不賞之功,今部將兵敗,因罪被拘,勢難保全。晉陽兵強馬壯,宮中府庫盈積,以此舉事,可立大功。關中天府之地,代王年紀幼小,權貴豪強並起,不知所從。公若發兵西向,大事必可成也。
李淵聞言,猶豫不決。其後隋煬帝旨下,命赦唐公之罪,釋放出監。當時李世民暗中結納死士,與劉文靜約定起兵日期,恰遇李淵獲釋,事遂中止。
李世民又納劉文靜之計,偽造隋煬帝敕命,稱要徵發太原、西河等郡百姓,再命遠征遼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