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長是被肖圖白本人兼任,而三名團長分別是肖白浪、張瑜、將道子。

最富盛名的肖白浪,是屢立奇功,遠征朝鮮,數次軍事奇蹟,令他被特區的媒體鼓吹為不敗軍神。

其次,張瑜也是皇家新軍的元老級將領,組建了一隻規模不小的騎兵團。騎兵團組建的目標是北伐,驅逐偽清,收復故土。為了爭取軍心民意,張瑜也時常叫囂戰爭,在媒體曝光率並不低。

剩下一名親兵團的將道子,因為戰場功績不顯著,更多是靠訓練、護衛時立下的含金量較低軍功,獲得的升遷。而特區的媒體,對於將道子的軍事能力,也提出了質疑。

將道子淡然看了看吳三桂,低聲想:“雜牌軍出身的傢伙,等著瞧,以後有的是讓你出醜的機會!”

半晌後。

放下手中批閱完成的檔案,肖圖白微微點頭道:“不錯!吳將軍不愧是將門世家出身,氣度沉穩,榮辱不驚。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

吳三桂目光中一絲喜意一閃而過:“國師大人過譽,三桂僅是一介粗人。”

肖圖白說道:“天下已亂。正是武人建功立業的時機,未來幾十年,武人將會比文人更為榮耀!”

將道子、吳三桂兩人不由一震。

肖圖白淡然說道:“這是大爭之世,整個世界都亂了!天竺人和波斯人在激烈征戰。歐洲幾千萬人分成兩個陣營,捲入宗教戰爭。再看看我們大明的周邊,緬甸、暹羅、越南動亂連綿。滿清名義吞併蒙古,但是僅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眾多部落還在群雄涿鹿,卻並不臣服滿清。南北朝鮮在對峙戰爭,還有日本——這個已經太平三十多年的地區,豈能置身事外?”

將道子脫口而出:“太好了!大人。您準備出兵日本,將之納入殖民地?”

吳三桂卻皺眉,道:“以前倭寇17萬軍隊入寇朝鮮,雖被我大明擊敗。但是,那是在朝鮮境內作戰。朝鮮人配合我宗主**隊,倭寇處處受敵。若是出兵日本,攻略城池容易,統治起來卻難,時間長了怕會是重演日本人在朝鮮敗退的結局!”

客觀而言,當年日本豐成秀吉軍隊,並不是很弱。有些人,認為明軍4萬,擊敗日軍17萬。由此證明日軍不堪一擊。但是,這裡面將朝鮮人的作用給“忽略”了,朝鮮人在正面戰場上或許很垃圾,但在卻有超過50萬的朝鮮民夫為4萬明軍服務,保障了明軍的後勤。明軍需要糧食補給。直接命令朝鮮地方官徵調。日本則需要去搶劫糧食補給,自然會受到朝鮮人抵抗,從而消耗日本一部分的軍力。

明軍當年在朝鮮作戰是“得民心者得勝利”。

如果,大明去征服日本。本土運輸後勤、補給,成本太過於昂貴。在日本境內“以戰養戰”,則由可能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軍事上取勝易,政治上統治難!統治日本的難題,是在於日本人在唐朝時期學習中國的制度後,便逐漸形成了民族意識,自稱“和族”。形成了統一的民族意識的地區,征服難度是遠高於許多部落林立的地區。

肖圖白點頭,含笑道:“我自不會重蹈豐成秀吉覆轍!此行日本,第一是通商,第二如果日本出了亂子,則是站在日本幕府一邊,有條件幫助其鎮壓亂民。作戰,並非以征服為目的,僅是換取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將道子顯得有點失望,吳三桂卻是鬆了口氣。

兩者表現,肖圖白看在眼裡,知道將道子還是太年輕太沖動了,考慮的問題還不如吳三桂透徹。

軍事是為政治服務,政治是為經濟利益服務!不能獲得經濟利益的作戰計劃,本身就是弊大於利,不值得發動。

肖圖白忽又道:“這次前往日本,以水師為主,陸軍為輔。主帥是由鄭芝豹來擔任,日本這次任務,他擁有全權指揮資